不思粉黛学倾城,心对冰壶贮月明。
魏国节操成令女,湘江竹泪泣娥英。
床头明镜春容减,桑下黄金秋叶轻。
守静不因时物感,西风荒草自蛩声。
不思粉黛学倾城,心对冰壶贮月明。
魏国节操成令女,湘江竹泪泣娥英。
床头明镜春容减,桑下黄金秋叶轻。
守静不因时物感,西风荒草自蛩声。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烈女秋》其二,以女子的贞洁和坚韧为主题,展现了她不慕世俗繁华,坚守节操的决心。首句“不思粉黛学倾城”描绘了主人公不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内在品质的修养,决心如古代美女一般以德服人。接下来的“心对冰壶贮月明”进一步强调她的清高,心灵如冰壶般透明,内心充满光明。
“魏国节操成令女”借用历史典故,赞美她的节操堪比魏国的贤良淑德女子,暗示其坚贞不渝。而“湘江竹泪泣娥英”则借湘妃竹的传说,表达她的泪水如同湘江之水,为失去贞洁的悲剧而悲泣,象征着她的忠诚与哀伤。
“床头明镜春容减”写照了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但她的内心依旧如春天般明媚。“桑下黄金秋叶轻”则以秋天的落叶比喻她的轻盈,即使岁月凋零,她的精神犹在。最后两句“守静不因时物感,西风荒草自蛩声”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她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只有秋风吹过荒草,才偶尔传来孤独的蟋蟀声,寓言她虽处孤寂,却坚守贞节,不为外物所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烈女的形象,赞美了她高尚的品德和坚贞的节操。
孤峰绝顶,更无人能到。
万里虚空没边徼。
正秋高景静,雾扫云收,风露里,惟有月华高照。
浮生纷过客,好天良夜,醉舞狂歌错昏晓。
有谁知、一性圆满恒河,亘万古、光明不老。
竞对月、论利与谈名,全不想驹阴,暗催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