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轻云拨不开。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漠漠轻云拨不开。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这首词描绘的是江南梅雨时节的景象,以轻云密布、细雨连绵的环境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令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漠漠轻云拨不开"形象地写出云层厚重难以穿透,"江南细雨熟黄梅"则点明了梅雨季节,黄梅熟透,雨水频繁。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太阳和雷电以情感,表达出诗人对天气骤变的惊讶和感慨。"云柱础,水楼台"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云柱撑起了大地,水淹没了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一句,借衣物因潮湿而难以晾干,暗示了生活的不便,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个人境遇不佳的寓言。最后两句"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以"和羹"比喻天下安宁,"为霖"指久旱后的甘霖,表达了诗人期待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以及对时局好转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感慨,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特点。
烧痕野草,瞥影边鸿,如矢岁华催换了。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淞滨道。
明灯闪闪,官柳萧萧,连骑俊游今渐少。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庾园悄。
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兽香袅。
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
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
傍柳移舟风过浦。借新凉、片云留驻。
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
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
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
酒意消,诗思苦。想当时、杂花生树。
春寒未减,清歌乍起,动逢逢鼍鼓。
执手上河梁,临岐泪、满襟如雨。
天涯纵有,平生万感,登楼漫赋。
第一江山,吊千古、英雄陈迹。
凭阑处、秣陵秋远,广陵涛碧。
杯酒尚关天下事,笑谭早定风云策。
想当年、高会此孙刘,都人杰。瓜步垒,京口驿。
天堑险,分南北。倚危楼一角,下临绝壁。
木叶横飞风雨至。剑花起舞鱼龙出。
听大江、东去唱坡仙,铜琶裂。
瑶妃怨独。问楚天暮雨,谁会芳躅。
今夕凄凉,可许温存,飞近睡里蛾绿。
梨云不隔春江水,但莫遣、翠禽啼足。
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
谁省佳期早误,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
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
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
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
赋卖长门未。叹长卿、萧萧四壁,谋生何计。
门对青山酤绿酒,似此美人名士。
令千古、魂销心死。
妾自蛾眉郎犊鼻,算神仙、眷属同游戏。
茅店冷,夕阳里。前驱负弩重来矣。
想当年、侧身佣保,累卿蕉萃。
富贵于人原自有,肉眼输他女子。
看一辈、王孙而已。
吟到白头愁薄倖,道炉边、旧事休忘记。
琴绿绮,几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