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痕野草,瞥影边鸿,如矢岁华催换了。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淞滨道。
明灯闪闪,官柳萧萧,连骑俊游今渐少。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庾园悄。
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兽香袅。
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
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
烧痕野草,瞥影边鸿,如矢岁华催换了。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淞滨道。
明灯闪闪,官柳萧萧,连骑俊游今渐少。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庾园悄。
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兽香袅。
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
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
这首《泛清波摘遍·沪滨雪中度岁》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在雪中于沪滨度过新年的景象,充满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烧痕野草,瞥影边鸿”,以野草的烧痕和边上的鸿雁掠过,象征着岁月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接着“如矢岁华催换了”一句,以箭矢的速度比喻时间的快速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则将视线转向江南的渡口,虽是冬季,却有早开的冰梅点缀,暗示着即使在严冬,生命依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淞滨道”、“明灯闪闪,官柳萧萧”描绘了夜晚淞滨道上灯火闪烁,官柳在寒风中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连骑俊游今渐少”表达了昔日繁华热闹的聚会如今逐渐减少的情景,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一句,通过描写放下绣幕,让寒光映入室内,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庾园悄”、“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同时通过飞絮与未解冻的池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担忧,担心逆风会加速白发的生长,寓意着岁月无情。
“兽香袅”、“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则通过兽香的袅袅升起,与花外信息的稀疏,以及对远方的思念难以到达,表达了情感的深沉与距离的遥远。
最后,“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以宴会中的场景结束,虽然有金盘燕舞的热闹,但词人仍沉浸在对时光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雪中度过新年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向晓移舟泊港津,异乡相见即相亲。
五更月上潮来早,又是东西南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