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柳移舟风过浦。借新凉、片云留驻。
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
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
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
酒意消,诗思苦。想当时、杂花生树。
春寒未减,清歌乍起,动逢逢鼍鼓。
执手上河梁,临岐泪、满襟如雨。
天涯纵有,平生万感,登楼漫赋。
傍柳移舟风过浦。借新凉、片云留驻。
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
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
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
酒意消,诗思苦。想当时、杂花生树。
春寒未减,清歌乍起,动逢逢鼍鼓。
执手上河梁,临岐泪、满襟如雨。
天涯纵有,平生万感,登楼漫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湘江静谧之景时的复杂情感。开篇“傍柳移舟风过浦”,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乘舟于湖畔柳影下的宁静画面,微风拂过,带起一片清凉,仿佛是自然界的温柔邀请,让人心情舒畅。
“借新凉、片云留驻”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结合,通过感受新凉与凝视片云,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诗人通过描写荷叶的凋零与兰花的衰败,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为整首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诗人借归燕的南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而“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则通过晚霞与水面倒影,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酒意消,诗思苦”,诗人饮酒后的情感逐渐消散,思绪却更加沉重,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接下来,“想当时、杂花生树。春寒未减,清歌乍起,动逢逢鼍鼓”,诗人回忆往昔的春天,花树繁茂,虽然春寒依旧,但清新的歌声与激昂的鼓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最后,“执手上河梁,临岐泪、满襟如雨。天涯纵有,平生万感,登楼漫赋”,诗人与友人分别在河岸,泪水如雨般落下,尽管天各一方,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