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春疫早,死者晨满街。
但闻哭子悲,不闻哭母哀。
老慈爱益深,壮刚气则乖。
嗜欲夺天性,情恩占妻孩。
诗三百具存,声已亡南陔。
人情古不美,况复嗟今哉。
冬温春疫早,死者晨满街。
但闻哭子悲,不闻哭母哀。
老慈爱益深,壮刚气则乖。
嗜欲夺天性,情恩占妻孩。
诗三百具存,声已亡南陔。
人情古不美,况复嗟今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灾难后的惨状和人性的扭曲。开篇“冬温春疫早,死者晨满街”迅速建立了一个荒凉与死亡的景象,展现了疾病蔓延、生命逝去的情形。“但闻哭子悲,不闻哭母哀”则透露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对待亲人之情有所不同,对儿女之悲伤远超过对母亲之哀痛,这可能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生命的轻视。
“老慈爱益深,壮刚气则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年迈者仍旧保持着慈爱的情怀,而青年却因为刚愎自用而显得格外孤立。这两种情感的对比,突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嗜欲夺天性,情恩占妻孩”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人的本性与情感之间的矛盾。诗中指出人们的私欲往往掩盖了原本的善良,而对妻子儿女的情爱又往往是人性的表现。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复杂心理。
“诗三百具存,声已亡南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怀念与失落感。"三百"可能指的是《诗经》中的诗歌,这里表示尽管这些诗歌依旧被保存着,但它们所承载的声音已经在时代的变迁中消逝。
最后,“人情古不美,况复嗟今哉”则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的本性的悲观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世的人性,表达了对当下道德沦丧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深邃,反映出诗人对于灾难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