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下葳蕤,饥乌隔树窥。
先生眠未起,小子立多时。
骏骨伤寒素,春姿老冻梨。
痴奴不解事,呵手弄冰丝。
白雪下葳蕤,饥乌隔树窥。
先生眠未起,小子立多时。
骏骨伤寒素,春姿老冻梨。
痴奴不解事,呵手弄冰丝。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等待屠田叔先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
首句“白雪下葳蕤”以“白雪”点明季节,以“下葳蕤”形容雪花飘落的姿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接着“饥乌隔树窥”一句,通过乌鸦窥视的动作,侧面烘托出环境的寂静与寒冷,同时也为下文的“先生眠未起”埋下伏笔。
“先生眠未起,小子立多时”两句,对比鲜明,先生仍在沉睡,而“小子”(可能指仆人或学生)已经站立等候许久,体现了等待的耐心与时间的流逝。
“骏骨伤寒素,春姿老冻梨”运用比喻手法,将等待的场景与自然景象相联系,骏马的骨骼在寒雪中显得更加清晰,而冻梨则失去了春天的鲜嫩,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严寒。
最后,“痴奴不解事,呵手弄冰丝”一句,以“痴奴”的行为反衬出等待者的专注与耐心,同时“呵手弄冰丝”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人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温暖所采取的行动,也体现了等待过程中的细微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中等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和环境的特征,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②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③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④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⑤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⑥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⑦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⑧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②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③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
④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⑤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