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爵高台上,西陵古墓边。
君恩徒自重,妾貌竟谁怜。
羞掩歌时扇,愁登舞后筵。
惟馀漳浦月,三五夜空圆。
铜爵高台上,西陵古墓边。
君恩徒自重,妾貌竟谁怜。
羞掩歌时扇,愁登舞后筵。
惟馀漳浦月,三五夜空圆。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铜爵妓》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场景。铜爵高台与西陵古墓相映,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悲剧命运。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位歌妓,她的才情被君王看重,然而美貌却无人真正怜惜。她羞于在宴席上唱歌,舞后也满怀愁绪。最后,只有那漳浦的月光,每到十五之夜,独自照耀,象征着她的孤独和无尽的哀思。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红颜薄命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批判。
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
去岁兹辰侍赤墀,诏黄亲许奉瑶卮。
如今不及封人贱,犹对君王效祝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