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愤·其五》
《书愤·其五》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弱肉供强食,人人虎口危。

无边画瓯脱,有地尽华离。

争问三分鼎,横张十字旗。

波兰与天竺,后患更谁知?

(0)
鉴赏

此诗《书愤(其五)》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忧虑和愤慨。诗中以“弱肉供强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弱者在强者面前的无力与危险处境,隐喻了社会中的不公与压迫。接着,“人人虎口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危险性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在潜在的危机之中。

“无边画瓯脱,有地尽华离”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国土被分割、文化被破坏的严重后果。这里的“瓯脱”指的是边界,暗示国家领土的丧失;“华离”则指文化的分离或消失,反映了文化认同的断裂。

“争问三分鼎,横张十字旗”两句,运用典故,暗指国家分裂和权力的争夺。其中,“三分鼎”源自三国时期,比喻国家分裂为三;“十字旗”可能象征着权力的冲突与对抗,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最后,“波兰与天竺,后患更谁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引出对未来的担忧。这里提到的“波兰”和“天竺”(即印度),可能是借指当时或未来其他国家可能遭遇的类似困境,强调了这种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句·其一

前有牧之之风流,后有元之之篇咏。

(0)

临川道上

晚觉儒冠误,力耕已不任。

风云入书史,日月送烟林。

古来一日养,人子百年心。

清风满天下,欲栖无寸阴。

太息复太息,孤云生暮岑。

(0)

寄伯成·其一

昔别青梅酸,今来黄叶堕。

叶堕却归根,窗隙见驹过。

大巧亦自然,小智空琐琐。

一言取封侯,千金贾奇祸。

达人知倚伏,去就无不可。

天公亦可为,妙用正在我。

(0)

胡澹庵招宴

称藩割地竟何如,抗疏孤臣只索居。

万死不回三寸舌,千金空募一封书。

醉中益抱蒙尘恨,梦里犹呼和议愚。

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

(0)

山中之乐

噫,山中之乐兮,与猿鹤兮同游。

幸儋石之有储,奚斗升之复求。

(0)

诗一首

茂洪艰险扶倾厦,安石从容抗怒蛙。

习俗风流犹未改,短辕丝竹璧微瑕。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