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萝衣湿,晴云蕉帔开。空舲峡下近阳台。
谁向梦中来。丛笛江妃庙,孤舟新妇隈。
山花石竹不须栽。看作小姑钗。
寒雨萝衣湿,晴云蕉帔开。空舲峡下近阳台。
谁向梦中来。丛笛江妃庙,孤舟新妇隈。
山花石竹不须栽。看作小姑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的山水画卷。"寒雨萝衣湿"写出了女子在细雨中行走,衣裳被沾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晴云蕉帔开"则转为晴朗天气,蕉叶般的披肩随风轻展,暗示着环境的转变和心情的舒展。
"空舲峡下近阳台"进一步描绘了舟行的画面,舲船在空旷的峡谷间接近阳台般的山崖,给人以空间的开阔感。"谁向梦中来"则引入了梦境的元素,暗示着诗人或女子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丛笛江妃庙"描绘了江妃庙前的笛声,可能寓意着对神灵或爱情的虔诚与向往。"孤舟新妇隈"则将画面转向一位孤独的新娘,她坐在舟中,显得形单影只,引人怜悯。
最后两句"山花石竹不须栽,看作小姑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认为无需刻意种植山花石竹,它们的野性之美就足以比作新娘头上的小姑钗,既自然又别具韵味,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山水、情感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秋浦天作秋,清溪风更清。
三宿不忍去,山以齐为名。
天台李御史,倾盖即钟情。
怜我峡中归,笑谈洗枯荣。
携壶上翠微,举首望赤城。
相期老岩壑,便欲遗簪缨。
赠我十首诗,字字工且精。
从今似杜老,对酒怀李生。
何当细论文,万户侯可轻。
家居雁宕芙蓉侧,身自瞿塘滟滪回。
览尽江山归路远,舞翻乌鹊故人来。
诗吟夔子相思句,酒饮鄱阳未尽杯。
种学绩文宜馆阁,二松那复久淹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