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下化成寺,太白书堂高处开。
想见江山无此境,故宜头白懒归来。
九华山下化成寺,太白书堂高处开。
想见江山无此境,故宜头白懒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下的化成寺与太白书堂的高远之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首句“九华山下化成寺”,点明地点,九华山作为背景,化成寺则为具体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太白书堂高处开”,将视线引向更高处,太白书堂的建立更添几分文雅与超脱,暗示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想见江山无此境”,诗人通过想象,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美,认为这样的山水风光在世间难寻,强调了此处景色的独特与珍贵。最后,“故宜头白懒归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去,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秦家女儿美且都,齿如编贝唇如朱。
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兄朝出门暮不返,家人怅望空倚闾。
女休闻之肝胆裂,奋臂不惜千金躯。
援矛一掷白日撼,仇血上溅天模糊。
市人惊噪尘土沸,逻卒奔走驰金吾。
有心杀人宁惜死,顾谓女吏何其愚。
嫚法长奸谁所致,舍生得义吾何逋。
精诚通天天为恻,赦书一夕来宸极。
路旁观者咸叹嗟,女休出门无喜色。
君不见景升本初之子空是男,亡家破国令人惭。
漫喜晴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林麓,野树翻云动石根。
宿麦巳随江草烂,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