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径穿云上,名山此地寻。
偶因六月暑,来坐万松阴。
树杪飞晴瀑,林间起夕禽。
平生劳役念,争似野人心。
仄径穿云上,名山此地寻。
偶因六月暑,来坐万松阴。
树杪飞晴瀑,林间起夕禽。
平生劳役念,争似野人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名山大川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仄径穿云上”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过云雾,隐秘而神秘,预示着探索之旅的不平凡。接着,“名山此地寻”点明了目的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偶因六月暑,来坐万松阴”,诗人偶然在炎炎夏日中寻求避暑之所,却意外发现了这片茂密的松林,享受到了难得的清凉与宁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偶然发现,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神秘。
“树杪飞晴瀑,林间起夕禽”,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晴空之下的瀑布从树梢间飞流直下,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而傍晚时分,林间的鸟儿开始活动,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自然生态。
最后,“平生劳役念,争似野人心”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劳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忙碌尘世相比,诗人更倾向于自然界的简单与自由,体现了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绣额云横,银钩月小,绿杨庭院。
疏明满幅,永昼未忺高卷。
爱空纹、巧匀曲波,弄晴日色花阴转。
任筛金影碎,轻敲檐玉,碍双飞燕。凝见。
窗留篆影,六曲雕阑,翠深绛浅。
香风暗度,不隔娇松莺啭。
似无情、重雾下垂,嫩桃想像添笑脸。
望瑶阶、窣地双鸳,注盼金莲远。
处处芙蕖处处堂,闲行何地不清香。
归舟又趁晚凉急,十里湖光蘸夕阳。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
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其分。
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
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
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
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郤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