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五首·其三》
《感秋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

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

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

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

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0)
翻译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孤灯照亮黑夜。
年迈之人疲倦欲眠,似醉非醉,半梦半醒。
内心没有一丝恨意,坦荡如江海般清澈。
秋虫为何鸣叫,四周充满哀怨之声。
悲凉之情无尽,起伏跌宕,不平之感强烈。
它们低声细语,更迭至三四更时分。
我在屋檐下寻找,却找不到它们,只能静坐倾听。
你们有话要说,但我的醉意使我无法聆听。
注释
隤照:夕阳西下。
孤灯:独自点燃的灯火。
似醉复如醒:半醉半醒的状态。
寸心:内心。
坦如江海清:心境坦荡如江海般清澈。
秋蛩:秋天的蟋蟀。
凄恻:悲凉、凄惨。
抑扬:起伏、波动。
切切:低声细语。
递递:更迭、连续。
绕砌:围绕台阶。
汝:你,指秋虫。
我醉:我喝醉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独坐、感受到秋虫鸣叫之声而引发的思绪和情感变化的诗。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孤灯下,听着四周秋蛩的声音,不禁感到凄凉与不平。

"隭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两句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清晰的夜景。"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则透露出诗人此刻的精神状态,他虽感到疲惫欲眠,但又像醉酒般地半梦半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宽广,这种心境可能是对外界纷扰的一种超脱。

然而接下来的"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秋虫鸣叫的声音感到悲哀和不满,这些声音似乎在挑动着他的某种情感。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复杂,他可能有许多话想要说,但这些话又像是无尽头的夜长梦般地一遍遍地重复。

"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则是诗人在这种纷乱与复杂的情感中,试图寻找某种安宁,但却无法找到。他只能选择静坐,而秋虫的声音似乎在与他争鸣。最后,他选择了逃避,用"我醉不汝听"来表达一种心灵的自我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和秋蛩的鸣叫,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二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

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0)

祝英台近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

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

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0)

句·其二

王貌闲知鹤,黄吟苦似猿。

(0)

题滑州廨

滑守如今是世官,阿戎出守自金銮。

郡人莫讶留题别,孙息期同住此看。

(0)

感皇恩.无害弟生朝作

万绿压庭柯,雨晴烟润。三尺金猊麝微喷。

百花香暖,酿作九霞仙酝。祝君如此酒,年年饮。

插额汉貂,垂腰苏印。趁取如今未华鬓。

三茅兄弟,总有丹台名姓。蟠桃熟也未,教人问。

(0)

朝中措.失题

相思两地费三年。明月几回圆。

鸥鸟不知许事,清江仍绕青山。

尊前歌板,未终金缕,已到阳关。

趁取腊前归去,梅花不奈春寒。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