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
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
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
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
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
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庭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不舍。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长。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几句,勾勒出春天的景象,杏花刚刚开放,而梅花则已经凋谢,表明时间正值春季的中间。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机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写出了室内外的宁静与和谐之美,帘幕在微风中飘动,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这种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安详而幽静的小天地。
"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溯。在那个时候,诗人与所爱的人共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那些珍贵的瞬间如同歌中的珠子一样,一串串地珍藏在心底。"忍重见"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段回忆的不舍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则是诗人用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金色的小字去书写内心的情感,用细腻的丝线缝制着合欢的扇子。这里的“刘郎”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位男子,或者是对理想中伴侣的一种呼唤。"天远玉箫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段遥远美好的时光的向往。
最后几句"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候的庭院景象,莺鸟在外飞翔,斜阳的余晖洒落在栏杆上,诗人徘徊其间,对那些杨柳树带来的愁绪无法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逝去青春的无限哀愁。
近水孤亭迥,萦城一径斜。
霜林乌鹊国,冰岸鹭鸶家。
殊觉冬曦暖,还拈小扇遮。
传呼惠山水,来瀹建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