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龙回》
《宿龙回》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lónghuí
sòng / yángwàn

shúchéngwēishēngjiē

tóushēngěrjiǎoshàng

qǐngzhěgōngshōujīngjuéxiá

shānyúnyòunàiěrlǎonóngjiā

注释
大熟:丰收。
虚成喜:虚弱却欢喜。
微生:微小的生命。
可嗟:值得感叹。
禾头:谷穗。
雨脚:雨水。
尚:仍然。
如麻:密集如麻。
顷者:最近。
官收米:官府征粮。
精于玉:精细如同美玉。
绝瑕:无暇。
四山:四周的山。
云又合:山雾重聚。
奈尔:可怜。
老农家:老农。
翻译
丰收却因虚弱而欢喜,微小的生命也值得感叹。
谷穗已长出,雨水密集如麻。
最近官府征粮,要求之精细如同无暇美玉。
四周山雾重聚,可怜的老农生活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业劳动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农人对自然天气的依赖与无奈,以及他们对于收成的期待与担忧。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两句写出了农人对于粮食成熟的喜悦,同时也表现出对尚未成熟谷物的关切。这里的“虚成”指的是接近成熟,而“微生”则是刚开始萌芽的状态,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生长阶段,诗人传达了农事的不易和对天气的依赖。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进一步描绘了谷物已经成熟,但雨水却像细小的芝麻一样不断,这里的比喻使得形象生动,同时也表达出农人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的无奈。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则是从官府的角度写出了粮食的重要性,以及官方对于粮食质量的严苛要求。这里“顷者”指的是不久前,“官收米”表明了政府对粮食征收的行为,而“精于玉绝瑕”则形容了粮食的纯净和完美,犹如玉石无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站在老农家的立场上,对自然的力量表示无可奈何。这里“四山云又合”形容了天气变化多端,而“奈尔老农家”则表达出面对自然灾害,老农家只能是无力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杨州

千骑风生大旆舒,春江重到武侯庐。

共悬龟印衔新绶,同忆鳣庭访旧居。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今来却笑临邛客,入蜀空驰使者车。

(0)

长安书事寄卢纶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

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时方晏,因之名亦沈。

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素业在山下,青泉当树阴。

交游有凋丧,离别代追寻。

向秀初闻笛,钟期久罢琴。

残愁犹满貌,馀泪可沾襟。

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

终期入灵洞,相与鍊黄金。

(0)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

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

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

(0)

和太学赵鸿博士归蔡中

得禄从高第,还乡见后生。

田园休问主,词赋已垂名。

扫壁前题出,开窗旧景清。

遥知贤太守,致席日邀迎。

(0)

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脩。

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

夕霭垂阴野,晨光动积流。

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0)

冬夜酬范秘书

九衢行一匝,不敢入他门。

累日无馀事,通宵得至言。

命嗟清世蹇,春觉闰冬暄。

翻覆吟佳句,何酬国士恩。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