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逢人少,同行自有群。
几多山脊雪,一片马头云。
古木参天出,寒鸦薄暮闻。
可怜春草发,谁为采幽芬。
地僻逢人少,同行自有群。
几多山脊雪,一片马头云。
古木参天出,寒鸦薄暮闻。
可怜春草发,谁为采幽芬。
这首《山行有感》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山中行进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地僻逢人少”,点明了环境的偏远与人烟稀少,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接着,“同行自有群”则在孤独中透露出一丝温暖,因为即使是在这样荒僻之地,也有旅伴相伴,共同面对旅途中的风霜雨雪。
“几多山脊雪,一片马头云”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脊上的皑皑白雪与远处的马头云彩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远。
“古木参天出,寒鸦薄暮闻”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古树挺立,寒鸦归巢的画面。古木的苍劲与寒鸦的哀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赋予了景色以时间的深度和生命的韵律。
最后,“可怜春草发,谁为采幽芬”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草的萌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无人欣赏其幽香,或许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山行的体验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懵腾斗室摇长风,壁间锦鳞思成龙。
扬波鼓鬣河当中,头角未具鳞甲雄。
龙门万仞摩苍穹,纵生八翼层云封。
欲跳不跳喧丰隆,我见为之心忡忡,鳞兮鳞兮开鸿濛,超然一跃如飞虹。
雷火烧尾五云从,万里青霄路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