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用诚之弟韵·其二》
《红梅用诚之弟韵·其二》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梅初破月团团,戏蝶游蜂未敢干。

醉脸不禁经宿雨,芳心似欲诉朝寒。

乍惊别后容华换,更与樽前仔细看。

便好栽培近东阁,免教风味一生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红梅在春日里的美丽与生机。首句“小梅初破月团团”,以“月团团”比喻梅花初绽时的圆润形态,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娇嫩与可爱。接着,“戏蝶游蜂未敢干”,通过蝴蝶和蜜蜂的活动,侧面烘托出梅花的香气与美丽,引得昆虫前来欣赏。

“醉脸不禁经宿雨,芳心似欲诉朝寒”,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醉脸”,形象地表现了经过一夜春雨后的梅花似乎带着几分醉意,而“芳心似欲诉朝寒”则表达了梅花对清晨寒气的敏感与哀愁,赋予了梅花以情感。

“乍惊别后容华换,更与樽前仔细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梅花变化的惊讶与细致观察,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便好栽培近东阁,免教风味一生酸”,诗人希望将这美丽的梅花种植在靠近东阁的地方,不仅是为了欣赏其美景,更是为了不让其风味(可能指梅花的香气或象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一生酸”,即失去原有的美好与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游都梁赋

昔中原兮今边头,抱良图兮气干牛。

窥泗城兮辨古汴,临清浦兮思白沟。

(0)

初夏同周同人与史尉登西园后山茅亭望远周君有赋依韵奉和兼呈少府

青山一登啸,陡觉心胸别。

飘飘襟袖寒,恍若御风列。

汩没尘埃中,纷纷乱如蠛。

不期会佳人,成此两奇绝。

美哉周氏子,炯炯冰壶月。

倾盖便如故,何必素所惬。

磊落史少府,丰姿莹霜雪。

真如汗血驹,才名籍天阅。

抵掌同一笑,心悟口难说。

向晚雨初霁,高柳新蝉咽。

倚槛云去来,不误巾角折。

挥翰有佳句,明珠眩双睫。

蹇予非少年,所作尽短拙。

万事等白鸥,波间自没灭。

(0)

次韵胡益之初夏见怀

自是胸中三斗尘,诗兵敢敌亚夫营。

愁关老子两肩瘦,春点榴花一树明。

雨向梅边来处细,句从夜半得时清。

方床竹枕思君切,幸有吟筒话旧情。

(0)

玉楼春.赠别孟仓使

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

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

昨夜溪头新溜满。樽前自起喷龙管。

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

(0)

戏题江冲陶池亭

寒荫竹梢云,清分稻畦水。

无令鸥鹭知,惊散菰蒲雨。

(0)

访人不遇·其一

寥寥空谷嘘紫霞,谁知此有幽人家。

洞门深锁苍藓滑,风藤簌簌吹残花。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