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
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
昨夜溪头新溜满。樽前自起喷龙管。
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
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
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
昨夜溪头新溜满。樽前自起喷龙管。
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离别之苦与怀念之深。开篇“一片江南春色晚”直接勾勒出一个温婉的春夜场景,其中“一片”二字轻巧地概括了江南特有的细腻春意。
接着,“牡丹花谢莺声懒”中,牡丹虽已凋零,但莺鸟的叫声依旧慵懒,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更通过莺声的“懒”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一种淡淡的哀愁。
“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这两句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询问对方离别之恨有多少,而即便是春意盎然、芳草如茵的景致,也无法填补心中的缺口,这里的“犹觉短”深化了离愁。
“昨夜溪头新溜满”写出了溪水潺潺,溪边花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樽前自起喷龙管”则是诗人借酒意气风发,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忘却离愁。
最后,“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一句,通过对次日将要乘船离开的描写,以及与水生植物“白蘋”的情感联系,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持续不断的情愫。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词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