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仪真密禅师》
《赠仪真密禅师》全文
宋 / 郑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浑沦老学佛,到处说支郎。

断臂求诸法,浮杯遍十方。

自栽双柏树,独坐一绳床。

惟有林间客,时来扣竹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ēnchánshī
sòng / zhèngxiè

húnlúnlǎoxuédàochùshuōzhīláng

duànqiúzhūbēibiànshífāng

zāishuāngbǎishùzuòshéngchuáng

wéiyǒulínjiānshíláikòuzhúfáng

翻译
我沉迷于古老的佛法修行,到处宣扬支郎教义。
为了寻求真理,我砍断手臂,漂泊四方寻找佛法。
自己亲手种下两棵柏树,独自坐在一张绳编的床榻上。
只有山林中的访客,偶尔会来到竹屋敲门交谈。
注释
浑沦:沉迷,深深沉浸。
老学佛:年长之人学习佛教。
支郎:可能指某个佛教分支或人物。
断臂:砍断手臂以示决心或苦修。
诸法:各种佛法、真理。
浮杯:乘船漂流,象征修行者的流浪。
十方:四方上下,泛指各地。
自栽:亲自种植。
双柏树:可能是象征智慧和长寿的柏树。
独坐:独自一人。
绳床:简陋的床铺,用绳索编织而成。
林间客:山林中的隐士或访客。
扣竹房:敲打竹制的小屋,表示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赠予密禅师的一首作品,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入佛学修行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浑沦老学佛"一句,表达了禅师年岁已高但仍致力于佛法学习,"到处说支郎"则暗示禅师四处传播佛法,如同古代的支遁法师般口才出众。

"断臂求诸法",以断臂求法的典故,象征禅师为了追求佛法真理,不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形象生动。"浮杯遍十方"进一步描绘禅师云游四方,以简朴的行囊随缘度日,体现了禅者的洒脱与无畏。

"自栽双柏树,独坐一绳床"两句,描绘了禅师在山林中亲手种植柏树,独自静坐于粗朴的绳床上,生活简朴而心境宁静。最后两句"唯有林间客,时来扣竹房",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林间客",不时前来拜访禅师,与他交流佛法,体现了禅师与诗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禅师的修行精神,也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共鸣。

作者介绍

郑獬
朝代:宋   号:云谷   籍贯:虔化   生辰:1022——1072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猜你喜欢

中秋卧病呈同社

人间佳风月,浩浩满大千。

俗子不解爱,我乃知其天。

以此有尽姿,玩彼无穷妍。

受用能几何,北溟一杯然。

天公尚龃龉,不肯畀其全。

卧病窘诗料,坐贫羞酒钱。

琼楼与金阙,想像屋角边。

如闻真率社,胜游若登仙。

四者自难并,造物岂我偏。

(0)

大望州

望州山头天四低,东瞰夷陵西秭归。

峡江微茫细如带,江外千峰青打围。

黄牛庙矶石如劈,想看惊湍虎须白。

水行陆走俱险艰,安得如鸟有羽翼。

(0)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其二

大孝天孚佑,精诚敌可摧。

龙輴迁座至,騩驭及泉回。

永祐千章木,慈宁万寿杯。

古今无此事,绝德诏方来。

(0)

题张晞颜两花图二首·其二玉梨

雪薄冰轻不耐春,雨中愁绪月中真。

莫教梦作云飞去,留伴昭阳第一人。

(0)

病中三偈·其二

一交销取万黄金,将病求医在用心。

化尽此身成药树,不妨栽得病根深。

(0)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其二

家人扶上锦城头,蜂蝶团中烂熳游。

报答春光须小醉,红云洞里按伊州。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