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丘有鸾凤,天朝思羽仪。
祥风挽不前,箫韶将致之。
我生幸良觌,九苞容一窥。
矫首望阿阁,自笑枪榆卑。
丹丘有鸾凤,天朝思羽仪。
祥风挽不前,箫韶将致之。
我生幸良觌,九苞容一窥。
矫首望阿阁,自笑枪榆卑。
此诗描绘了一番祥瑞之气,开篇即以“丹丘有鸾凤”、“天朝思羽仪”展现了仙境般的美好景象,鸾凤乃是传说中祥兽,羽仪则指帝王的车驾,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向往。接着“祥风挽不前,箫韶将致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但又感慨于这些美好的东西似乎总是难以触及。
以下几句“我生幸良觌,九苞容一窥”中,“良觌”指的是美好的机遇,而“九苞”则比喻世间尘俗之多,诗人自感能在这纷扰的世界中有一窥见到真理,是一件幸事。最后“矫首望阿阁,自笑枪榆卑”则是诗人仰望高远的宫阙,对自己的才华和地位感到自嘲,觉得自己如同低贱的植物,不足挂齿。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感慨,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自我反思之作。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抒情,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态度。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方欣秋气爽,庭户生凉飔。
俄然毛骨冷,霜露侵人衣。
乍霁还可喜,领客登翠微。
犹有篱下菊,不见园中葵。
徘徊视景物,似与人俱衰。
幸有杯中物,何妨时一挥。
人生得行乐,老去未为迟。
宋玉犹未老,何事苦多悲。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