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无子今有孙,含饴兼复助晨昏。
庭萱含露春风满,三十年来贞孝门。
昔时无子今有孙,含饴兼复助晨昏。
庭萱含露春风满,三十年来贞孝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世代承欢的温馨画面。诗人以"昔时无子今有孙"起笔,感慨家族繁衍的延续,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欣慰。"含饴兼复助晨昏"写出了孙辈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予长辈甜蜜的关怀,还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和帮助,体现了晚辈的孝顺与尽责。
"庭萱含露春风满"运用了象征手法,"庭萱"常用来比喻母亲,这里暗示了孙辈如同春风般温暖的母亲,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三十年来贞孝门"总结了这个家庭多年来坚守的忠贞和孝道,赞美了家风的淳厚和长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孝道为先的价值观。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