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全文
宋 / 叶清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

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

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

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0)
翻译
江水宽广无边,杨花在江面上飘飞。
春风难以捉摸,远方的旅人又说起回家之事。
随着年岁增长,美景虽好诗兴却减,内心深处的话语也变得稀少。
一直以来,我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就像伯夷和叔齐拒绝周朝的官位,宁愿采薇而食。
注释
江水:形容江面宽阔无边。
杨花:柳絮或杨树的种子,象征春意。
春风:春天的风。
远客:远方的游子。
归:回家。
景胜:美丽的景色。
诗逾老:年纪越大,写诗的兴致越淡。
心冥:心境深沉。
语亦稀:话语减少。
林下:指隐居生活,常指山林。
意:心意,向往。
谢:拒绝,辞谢。
北山薇:北山的野菜(薇),代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清臣的作品,名为《送梵才大师归天台》。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梵才大师的尊敬与不舍,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里无边际的江水和随风飘舞的柳絮(杨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意境辽阔的氛围。

"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梵才大师离去的不舍和对其旅途中春风变幻的感慨,以及大师再次提及归去的心情。

"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 这里的“景胜”指的是景物之美超过了古代诗人的描绘,而“心冥语亦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梵才大师深邃的心灵和不常言说的语言的赞赏。

"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最后两句,诗人提及“从来林下意”,指的是自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而“为谢北山薇”则是对梵才大师的敬意和送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梵才大师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心灵交流的深切体会。

作者介绍
叶清臣

叶清臣
朝代:宋   字:道卿   生辰:1000─1049

叶清臣(1000─1049)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猜你喜欢

清明日游白云山·其二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

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

濛濛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

斜日下山谋一醉,红棉开遍越王祠。

(0)

南园感事诗五首·其一

一代风骚起海湄,千秋忠愤剩荒祠。

兴亡并作斜阳色,如此江山合赋诗。

(0)

春阴和覃孝方·其一

极目平芜欲化烟,春愁黯黯不成眠。

半醒半醉帘垂地,微雨微晴水拍天。

望里花光浑暗淡,梦中云气太缠绵。

伏雷未起蛟龙蛰,閒过东风混沌年。

(0)

重游清凉洞,呈钟藕华二首·其一

五年梦绕清凉洞,猿鹤青山待我来。

添得两行家国泪,西风吹上会仙台。

(0)

题兰史望罗浮图,次原韵

奇峰四百三十二,别后相思不计年。

寻梦客迷蝴蝶洞,看山秋上老龙船。

前身葛令仙为耦,左股蓬莱海化田。

风雨迷离图未得,诗魂寒渡瀑云边。

(0)

哭李芷汀

布衣牢落病兼贫,南徼惊闻噩耗真。

四海名流同哭寝,千秋文苑此传人。

谈兵慷慨曾前席,钩党纷纭竟洁身。

地下鬼雄应问讯,中原如沸未维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