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老将至,遭乱始言诗。
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
兵尘嗟散絮,风隙当哀辞。
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
不知老将至,遭乱始言诗。
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
兵尘嗟散絮,风隙当哀辞。
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酬周印昆见赠之作兼慰其悼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战乱和丧亲之痛的深深同情与安慰。首句“不知老将至”暗示了友人因岁月匆匆而未觉衰老,但生活的变故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遭乱始言诗"则揭示了友人在乱世中以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通过春天的凋零景象,比喻友人的悲伤心情,荼蘼花开过后,花儿凋零,萍藻漂浮,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哀伤。"兵尘嗟散絮"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纷扰,如同飘散的棉絮,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悲痛,应将人民的疾苦和自己的哀思寄托在子规(杜鹃鸟)的啼鸣中,让自然之声成为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令君督来期,书邮日旁午。
世事不足论,清游乃先务。
朝朝叩禅关,复此得净宇。
浅斟琥珀浓,细嚼银丝缕。
味隽问牛酥,轩高来燕乳。
曲折溪屡横,尖圆峰可数。
万顷喧桑田,一簇静松坞。
由来镜中人,不殊草头露。
越主朝汴宫,蜀客尽吴语。
剥蚀净土碑,荒残峡山路。
桑梓如之何,谁能忘一顾。
日询锦桥新,三叹清流俯。
翠竿直。一叶扁舟漾碧。
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
都属沧浪傲客。
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飘然去无迹。
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
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
占江南江北。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
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
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