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
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
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
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
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
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
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
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景。开篇“桑麻迤逦入高原,级级差差水落田”两句,通过对桑麻和流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村特有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迤逦”一词来形容桑麻的生长状态,以及“级级差差”来形容水声的节奏感,营造出一种恬淡自然的氛围。
接着,“树色自分深浅绿,山光都在淡浓烟”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通过“树色自分深浅绿”来描绘不同层次的森林颜色变化,而“山光都在淡浓烟”则捕捉到了山光在薄雾中的柔和与迷离之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感。
诗中后两句“竹舆渐近钟鸣处,诗句来从鸟语边”,则是对诗人寻找灵感的情景进行描写。通过“竹舆渐近”可以想象到诗人乘坐竹制小船逐渐接近某个地方,而那个地方正是钟声响起之地。这既可能是寺庙,也可能是乡村的某个场所。而“诗句来从鸟语边”,则表明诗人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尤其是来自鸟儿的歌唱。
最后,“又是一番新样致,如何写得十分全”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种自信和挑战。这里的“新样致”可能指的是诗中的新颖意境或新奇之笔法,而“如何写得十分全”则是诗人对于作品完整性与完美性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同官赣水总青春,消息中间两不闻。
道我未衰君莫戏,不须看我只看君。
时运遭逢亦偶然,著鞭莫讶祖生先。
闭门终负三冬用,脂箧徒誇十部贤。
玉树幸能光旧德,爵罗宁复叹当年。
生平未快荆州愿,有泪空令落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