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三圣兮传一中,建人极兮参洪濛。
元圭锡兮汝绩,昭华归兮汝躬。
大道公兮均嬗继,家天下兮繇姒氏。
嵩石兮发祥,讴歌兮与子。
誓甘野兮服叛,养国老兮贵齿。
席不重兮味不贰,琴瑟屏兮钟鼓置。
思皇训兮克俭,心敬承兮敢坠。
祀四百兮绵景祚,兆大横兮垂异世。
越山兮蜿蜒,镜水兮漪涟。
焕祠宫兮屹峙,肃庑祀兮愉然。
端冕兮龙章,执圭兮琳琅。
想规重兮矩叠,恍韶奏兮铿锵。
肇三圣兮传一中,建人极兮参洪濛。
元圭锡兮汝绩,昭华归兮汝躬。
大道公兮均嬗继,家天下兮繇姒氏。
嵩石兮发祥,讴歌兮与子。
誓甘野兮服叛,养国老兮贵齿。
席不重兮味不贰,琴瑟屏兮钟鼓置。
思皇训兮克俭,心敬承兮敢坠。
祀四百兮绵景祚,兆大横兮垂异世。
越山兮蜿蜒,镜水兮漪涟。
焕祠宫兮屹峙,肃庑祀兮愉然。
端冕兮龙章,执圭兮琳琅。
想规重兮矩叠,恍韶奏兮铿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诸葛兴所作的《会稽颂》第二篇,以赞颂会稽之地的神圣与历史传承为主题。诗中首先强调了古代三位圣贤在此地传播中庸之道,接着描述了禹、启、稷等君王的相继统治,以及会稽作为发祥地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歌唱。诗人倡导节俭、尊敬长者,强调礼仪制度的严谨,以及祭祀活动的庄重和延续。山水美景与宏伟的祠庙相映生辉,显示出对先祖功业的敬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语言典雅,韵律和谐,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地方精神的赞美。
虞帝箫韶迹已空,九成台下水流东。
张公鉴在千秋外,安道名高四谏中。
尚有遗文垂故里,足知仁政善移风。
干戈定后残编少,深赖维衰继绝功。
秋来盛暑侵衰质,两腋疡生不能笔。
承君惠我以瑶华,欲报之章常不卒。
君来何所大江南,鄱阳春浪飞轻帆。
君今何去洞庭北,楚天霜落多黄柑。
黄柑尚青菊初发,赵尉城边好良月。
抗手相辞欲有言,北来雁字何飘忽。
君才颜谢远不如,百篇顷刻能疾书。
飘若轻云涌溪谷,朗如初日开芙蕖。
盛年一第非难得,濩落东南作闲客。
杯酒唯寻寂莫人,游踪每有烟霞癖。
潇湘江汉骚些馀,蕲黄大泽多陈迹,问君此别当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