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黔中归新安》
《自黔中归新安》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

却将仙桂东归去,江月相随直到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zhōngguīxīnān
táng / pín

cháoguòchūnguānběiquēcānróngxiàngnán

quèjiāngxiānguìdōngguījiāngyuèxiāngsuízhídàojiā

翻译
早晨越过春天的边关告别北方朝廷
傍晚时分加入南国的军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乡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旅途中的体验。开篇“朝过春关辞北阙”一句,设定了时间是在清晨,地点是离开京城的关口,春光满目中告别北方的宫阙,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紧接着,“暮参戎幕向南巴”则转换了氛围,日落时分,诗人来到军营,准备向南行进至巴地(今四川盆地),夜幕低垂中展现了一种边塞的肃穆感。

“却将仙桂东归去”一句,表明诗人放弃了追求超凡脱俗的愿望,而是选择携带着好比神仙之果——桂花返回东方故乡。这里的“仙桂”象征着高洁和美好的情感寄托。

最后,“江月相随直到家”则描绘了一路上有江水相伴,明月引导,直至归家的温馨场景。在这里,月亮不仅是时间的指示,更是诗人内心平静与期待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日出日落、春关戎幕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对桂花、江水和明月的情感寄托,勾勒出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变化,从对远方的向往到最终归于平淡而温暖的家园,表达了一种超越物外之求,回归自然与家庭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夏初郊行

晴雨天难测,寒暄气未齐。

连村多绿树,终日啭黄鹂。

田水冲塍断,山云着地低。

偶随农叟语,不觉过桥西。

(0)

和知宗喜雨·其二

赫赫炎官未退藏,祈禳已尽别无方。

忽施润泽环千里,再使荣华及百昌。

未问民天无欠阙,且欣心地得清凉。

一杯预作秋成庆,草草盘飧不用装。

(0)

义鉴堂画像赞

魁梧轩昂,耿介孤洁。大珠缟夜,轻云拂月。

作成泼天问端来前,只似钉头难于敲折。

东山发源,双峰卷衣。把大苏狂澜,障而东之。

微此老孙子,已而已而。

(0)

苏叔党所作兰蕙

风雅传衣到小坡,笔头分外得春多。

佩寒帐冷空遗恨,澹写孤芳续九歌。

(0)

水月庵

心蟾光朣朣,性静湍不起。

悠哉小天地,万化渺无蒂。

清苕半洚水月庵,碧蟾夜夜先清涵。

曩曾借榻坐凉树,细数秋毫窥夜潭。

犹来清圆捉不得,何地容兹老豪逸。

脩名与月俱不死,衮衮东流几时息。

乡来万州赋此诗,寥寥百岁无此奇。

诗在天西锦官寺,珠璧照人觉形秽。

(0)

残雪

前水花新霁,暾云日未升。

檐声都是雨,笕溜半成冰。

幌冷疑眠月,窗虚罢续灯。

独馀林杪塔,犹自隐觚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