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梅花覆海涯,也寻僧寺到南华。
尊前宝箓闻新论,榜上云龙说故家。
迹远且邀鸥作侣,身閒偏爱鹿随车。
春光何限临岐念,相忆桃溪钓锦霞。
十载梅花覆海涯,也寻僧寺到南华。
尊前宝箓闻新论,榜上云龙说故家。
迹远且邀鸥作侣,身閒偏爱鹿随车。
春光何限临岐念,相忆桃溪钓锦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十载梅花覆海涯,也寻僧寺到南华”以“十载”点明时间之长,“梅花覆海涯”则展现出一种悠远而清冷的意境,暗示了诗人长时间漂泊在外,寻找心灵的慰藉。接着“也寻僧寺到南华”则透露出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南华寺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颔联“尊前宝箓闻新论,榜上云龙说故家”转而描写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在酒宴之上,诗人听闻了新的学说,这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思想交流的渴望。同时,“榜上云龙说故家”可能暗指通过友人了解过去的家族历史或传统,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颈联“迹远且邀鸥作侣,身閒偏爱鹿随车”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与鸥鸟为伴,体现出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而“身閒偏爱鹿随车”,则可能是对悠闲生活的喜爱,鹿随车象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尾联“春光何限临岐念,相忆桃溪钓锦霞”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春光无限,但分别在即,心中充满不舍与怀念。桃溪钓鱼,锦霞则是美好的象征,预示着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
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
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
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
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
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
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
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四松相对植,苍翠映中台。
擢干凌空去,移根斸石开。
阴阳气潜煦,造化手亲栽。
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
清音胜在涧,寒影遍生苔。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
同荣朱户际,永日白云隈。
密叶闻风度,高枝见鹤来。
赏心难可尽,丽什妙难裁。
此地无因到,循环几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