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
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
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
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
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
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
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
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
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
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
手持冬集书,还家献庭闱。
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
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
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
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
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
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
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送李馀及第归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全诗围绕着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未来旅途的关切。
开篇“蜀山高岧峣,蜀客无平才。”描绘出蜀地的险峻与客人的不易,立即设定了诗歌的基调。接着,“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表明诗人对李馀及第学识渊博,文笔横溢的赞赏。
“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则透露出朋友十年的辛勤努力和九次的考取不顺。随后,“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用春日登科举子比喻学业有成,如同攀援天梯。
“手持冬集书,還家献庭闱。”则是对朋友归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学问的肯定。紧接着,“人生此为荣,得如君者稀”强调了朋友学识和品德在人世间难能可贵。
下半首开始转折,诗人以李白“蜀道难”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无法长相陪伴的遗憾。随后,“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是对朋友未来旅途的关切和期望。
“与子久相从,今朝忽乖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即将到来的离别。“风飘海中船,会合难自期。”此句通过比喻风中的小舟,强调了人生旅途的艰辛和未知。
“长安米价高,伊我常渴饥。”则是诗人以自己贫困而朋友即将远行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无奈与不易。最后,“临岐歌送子,无声但陈词。”通过诗人的送别之举,以及内心的沉重情感。
“义交外不亲,利交内相违。”则是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赞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紧接着,“勉子慎其道,急若食与衣。”是诗人对朋友未来之路的叮咛。
“苦爇道路赤,行人念前驰。”则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末句,“一杯不可轻,远别方自兹。”通过酒宴送别的情景,以及对即将到来的长期离别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学问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时代背景下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