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
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
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
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
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
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
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
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
特报后来姝,不须倚眉首。
无辞插荆钗,嫁作贫家妇。
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哀婉的历史画面,通过对昭君墓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美貌佳人的哀悼。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厚。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两句,以荒凉的景象开篇,通过饥饿的鹰在上空鸣叫和地面上的枯萎蓬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昭君墓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冷清。
“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两句,则描绘了昭君墓在边塞之中,雪花纷飞之下,用沙土堆积起来的情景。这里的“茫茫”形容广阔而深远的雪景,“一掬沙”则表明墓塚是用简单的手法堆起。
“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两句,直接指出了这座坟墓属于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诗人通过“埋闭蛾眉久”来隐喻昭君美貌如画,但却被时光埋葬。
接下来的“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两句,则是对美女逝去后的哀悼。这里的“凝脂”比喻昭君的肌肤之白嫩,“铅黛”则指古代妇女画上的眉妆。这两样东西在时光的侵蚀下,都已不复存在,强化了诗人对于美的易逝和物的无常的感慨。
“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一句,表达了昭君可能因其特殊命运而留下的某种哀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墓旁偶尔升起,如同迷雾一般。
“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两句,则形容这种阴怨之气浓郁而难以散去,即便是尸骨已朽,它依旧存在,强调了这种情绪的持续性和深重性。
“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一句,是诗人对于女性命运的一种感慨。昭君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特殊的情感与故事。这句话也间接表达了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两句,则是在说昭君之所以能留名后世,是因为她的一生被赋予了不寻常的使命,而这一切又是由后人通过绘画来传颂的。这里诗人也对历史记载和艺术创作之间关系进行了思考。
“丹青一诖误,白黑相纷纠”两句,是在说昭君的形象和故事,在后人的描述中可能已经发生了扭曲。在颜色的使用上,“丹青”代表着绘画中的红色和蓝绿色,而“白黑”则是对比鲜明的颜色,通过这些颜色组合来表达历史记载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一句,则是说昭君的形象在后人的描述中变得扭曲,以至于连她的美貌都被误解。这里的“西施”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而“嫫母”则是一个丑陋的妇人,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记载可能带来的扭曲。
“同侪倾宠幸,异类为配偶”两句,是在说昭君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命运。这里的“异类”强调了昭君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祸福安可知,美颜不如丑”两句,是诗人对于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感慨。在这段落中,“祸福”指的是灾难与幸福,而“美颜”则是昭君的美貌。这里强调了即便是最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
最后,“何言一时事,可戒千年后”两句,是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一种呼吁。他通过昭君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后世产生警示作用,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值得我们深思和记取。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墓的描绘,以及对她生平与美貌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时间的无情以及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对于历史记载的质疑,同时也对女性命运和美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结庐傍青山,绳枢瓮为牖。
生涯陌上桑,行径门前柳。
独行愧踽踽,顾盼无与偶。
策杖求友生,陶潜去我久。
岂伊逃醉乡,翻念鲁中叟。
寂寞柴桑间,寄意千载后。
庐山旧游路,往迹今已朽。
古今谅同辙,怅望一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