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见公如桂林,梅黄风雨天多阴。
今年见公长沙去,草绿江湖春水深。
借问长沙多少路,尽是前年曾到处。
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蕴经纶具。
吾君一视而同仁,且欲烦公苏远人。
亲朋漫作别离恶,王事敢辞行役频。
嗟予潦倒百无用,客食淮南两相送。
青山可买坐无钱,日长只作还乡梦。
九重早晚催赐环,了却功名归故山。
屋头乞我茆三间,布袜青鞋相伴閒。
前日见公如桂林,梅黄风雨天多阴。
今年见公长沙去,草绿江湖春水深。
借问长沙多少路,尽是前年曾到处。
如公正合在朝廷,胸中素蕴经纶具。
吾君一视而同仁,且欲烦公苏远人。
亲朋漫作别离恶,王事敢辞行役频。
嗟予潦倒百无用,客食淮南两相送。
青山可买坐无钱,日长只作还乡梦。
九重早晚催赐环,了却功名归故山。
屋头乞我茆三间,布袜青鞋相伴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送张安国》。章甫以送别好友张安国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友人仕途的期许。首两句描绘了前两次与张安国相见的情景,一次是在桂林,风雨交加,一次则在长沙,草木葱绿,春水深沉,展现了季节变换和人生旅途的况味。
接下来,诗人询问长沙的距离,暗示了张安国此行的遥远,同时也回忆起他们曾共同走过的路。诗人认为张安国才识过人,应留在朝廷发挥才能,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待。接着,诗人提到国家事务繁重,张安国不辞辛劳,表现出高尚的使命感。
诗人自谦为潦倒之人,只能在淮南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无法陪伴好友,只能在梦中回到故乡。他祝愿皇帝早日召回张安国,功成名就后回归田园,过上悠闲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三间茅屋,与青鞋布袜为伴,享受宁静的闲暇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仕途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宋诗的婉约和深沉。
重入僧窗听雨眠,藕花只在客床前。
囊空不欠苏秦舌,口渴频呼陆羽泉。
十里湖光天半席,一阑秋影月初弦。
新凉风物无人共,坐听微钟祇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