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红腰半日晴,苍苔蜡屐竹间亭。
平畴白水斜阳外,都在黄梅雨里青。
分得红腰半日晴,苍苔蜡屐竹间亭。
平畴白水斜阳外,都在黄梅雨里青。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病起行散》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分得红腰半日晴”,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短暂的明媚阳光,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条红色的腰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红腰”既指阳光的温暖色调,也暗喻了大自然在经历风雨洗礼后的焕然一新。
次句“苍苔蜡屐竹间亭”,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物——苍苔覆盖的石阶和竹林中的凉亭。蜡屐,即涂有蜡的木屐,这里用来形容行走在竹林间的轻盈与自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雅致,也暗示了诗人病愈后心情的愉悦与轻松。
第三句“平畴白水斜阳外”,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田野与远处的斜阳。白水,指的是清澈的水流,与绿意盎然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斜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土地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最后一句“都在黄梅雨里青”,总结了整幅画面的主题——雨后的青翠。黄梅雨,指的是江南地区夏季特有的雨水,它滋养了万物,使得田野、竹林、溪流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这句话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后,漫步于自然之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喜悦与生命的活力。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田园抒情之作。
连旬忆君得君问,书意不尽继以诗。
迩来吾子才大进,但怪胡尔愤激为。
冬烘一言进左右,吾辈穷薄命所司。
风云月露苦刻镂,元气未必无亏遗。
从来才人感秋气,如豆合黄素染缁。
赋才如此穷尚尔,此意未薄宜深思。
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乡闾嬛薄百无恋,讵忘亲鬓霜丝丝。
吹箫乞子行处有,幸者得饱否尚饥。
年时我实深味此,若复劝驾吾谁欺。
虽然穷蹙岂了事,言之泪下如粳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