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起行散》
《病起行散》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分得红腰半日晴,苍苔蜡屐竹间亭。

平畴白水斜阳外,都在黄梅雨里青。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病起行散》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首句“分得红腰半日晴”,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短暂的明媚阳光,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条红色的腰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红腰”既指阳光的温暖色调,也暗喻了大自然在经历风雨洗礼后的焕然一新。

次句“苍苔蜡屐竹间亭”,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物——苍苔覆盖的石阶和竹林中的凉亭。蜡屐,即涂有蜡的木屐,这里用来形容行走在竹林间的轻盈与自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雅致,也暗示了诗人病愈后心情的愉悦与轻松。

第三句“平畴白水斜阳外”,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田野与远处的斜阳。白水,指的是清澈的水流,与绿意盎然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斜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土地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最后一句“都在黄梅雨里青”,总结了整幅画面的主题——雨后的青翠。黄梅雨,指的是江南地区夏季特有的雨水,它滋养了万物,使得田野、竹林、溪流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这句话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后,漫步于自然之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喜悦与生命的活力。每一句都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田园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送伍三磻溪归金陵·其二

穷途始相识,此别倍伤情。

一棹故人去,悠悠湖水平。

帆开白公墅,梦绕石头城。

从此空宵雨,相思泪满缨。

(0)

呈袁简斋太史·其二

雄谈壮翰振乾坤,唤起文人六代魂。

浙水词源钟巨手,秣陵秋色酿名园。

几人国士曾邀盼,此地苍生尚感恩。

我喜童时识司马,不须拥彗扫公门。

(0)

广陵杂诗·其三

小作扬州梦,时因载酒过。

但闻花叹息,似有鬼清歌。

城郭黄流近,楼台暮气多。

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

(0)

答和维衍二首·其一

连旬忆君得君问,书意不尽继以诗。

迩来吾子才大进,但怪胡尔愤激为。

冬烘一言进左右,吾辈穷薄命所司。

风云月露苦刻镂,元气未必无亏遗。

从来才人感秋气,如豆合黄素染缁。

赋才如此穷尚尔,此意未薄宜深思。

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乡闾嬛薄百无恋,讵忘亲鬓霜丝丝。

吹箫乞子行处有,幸者得饱否尚饥。

年时我实深味此,若复劝驾吾谁欺。

虽然穷蹙岂了事,言之泪下如粳縻。

(0)

黄补之广文以孝烈朱孺人蝴蝶画扇遗迹属题·其一

生香活色映帘帷,想见官闲无事时。

只惜漆园春梦短,空留幻影惹相思。

(0)

东湖九桥,自来游人未及题咏,子良太守作诗表而出之,又为江城添一名迹也。次韵奉和·其四

往日题桥志未休,五湖烟景几寻搜。

乘车曾入升仙路,记得芦沟听晓筹。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