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矶惠诗适闻王师过邑次韵作欢喜口号》
《渔矶惠诗适闻王师过邑次韵作欢喜口号》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不是逃名韩伯休,避兵聊欲蔽林丘。

天公悔祸有今日,臣子扶颠无半筹。

苍玉硖鸣春意动,红绵袄出雾痕收。

诗来适喜王师至,醉插梅花舞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渔矶惠诗适闻王师过邑次韵作欢喜口号》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听到王师经过家乡时的喜悦心情。

首句“不是逃名韩伯休,避兵聊欲蔽林丘”以韩伯休的故事为引,表达了诗人并非逃避名声之人,而是出于避乱的考虑,想要隐匿于山林之中。这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避世之心,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接着,“天公悔祸有今日,臣子扶颠无半筹”两句,诗人借天公之口,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感慨。天公似乎在后悔过去的祸患,而作为臣民的他们,却在面对困难时显得束手无策。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也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

“苍玉硖鸣春意动,红绵袄出雾痕收”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山间雾气渐散,生机勃勃的画面。苍翠的山峡中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诗来适喜王师至,醉插梅花舞白头”表达了诗人听到王师到来的喜悦之情。他不仅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心中的欢喜,还沉浸在酒香与梅花的香气中,与白发苍苍的自己共舞。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洒脱,也体现了他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其二

向来皇祐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

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0)

望江楼

使君分符在唐季,游刃巴西有馀地。

构楼下瞰大江头,醉眼日观巴水字。

唐人诗句自名家,当年登览境何赊。

遗碣空存苔藓剥,高楼一望重伤嗟。

(0)

大港即事次韵·其一

村落家家有酒沽,黄童白叟醉相扶。

恨无韩滉丹青手,更作丰年几幅图。

(0)

遣兴·其二

醉里乾坤大,閒中日月长。

静观佛理妙,顿与世缘忘。

晚景无多日,浮生有底忙。

渔翁真得趣,一叶寄沧浪。

(0)

集句和太白水西韵

绝景西溪寺,分明见城郭。

绿水缬清波,青苔照朱阁。

石径无纤尘,杨花共纷泊。

香刹中天起,野泉当案落。

蛇龙蟠古根,院竹翻夏箨。

李侯金闺彦,颇多宛陵作。

韵与金石谐,遗声寄寥廓。

何人继其踪,佳游屡前诺。

(0)

书怀·其二

独坐终日闭寒庐,回首生年五十初。

岁月不知垂老至,惟从愤乐自如如。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