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闻博识似君难,况复腾凌宗室间。
屡谏不容甘畎亩,七侯同日亦何颜。
洽闻博识似君难,况复腾凌宗室间。
屡谏不容甘畎亩,七侯同日亦何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所作的《刘向二首(其一)》。诗中通过描述刘向的博学多才与在皇室中的地位,以及他屡次进谏却不得容许的境遇,表达了对刘向忠诚与坚持的敬佩之情。
首句“洽闻博识似君难”,赞美刘向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见识,这种才能在当时极为罕见。接着,“况复腾凌宗室间”进一步强调了刘向在皇室中的显赫地位,暗示他在权力中心的影响力。
“屡谏不容甘畎亩”描绘了刘向多次进谏皇帝,但并未得到接纳,最终选择归隐田园的情景。这里既有对刘向忠诚于国家、勇于直言的赞扬,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最后一句“七侯同日亦何颜”则以刘向的遭遇为背景,提出一个反问:如果七个封侯者同时被贬谪,他们又将如何面对世人?这不仅是对刘向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官场不公的一种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向生平的简要回顾,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
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
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
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
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
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
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誇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