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
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
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
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
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
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
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
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家族中连续三代皆登科及第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家族荣誉感和对儒家文化的尊崇。
首联“祖门俦子又诒孙,善庆儒科燕后人”开篇即点明了家族的荣耀传承,从祖父到儿子再到孙子,三代人相继在儒学之路上取得成就,如同燕子筑巢般,家族的繁荣与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颔联“雁塔继题三世字,桂林仍见两枝春”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荣耀,不仅在历史的雁塔上留下了三代人的名字,更是在桂林这样的文化圣地,见证了家族的两代人如同春日里的花朵,绽放着各自的光彩。
颈联“稽山照邑天如画,霅水浮州地绝尘”则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以稽山的壮丽与霅水的清澈,象征家族的辉煌与清白,如同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远离尘嚣,彰显出家族的高洁与不凡。
尾联“我亦浩然归思起,明年双棹趁吴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期待来年能乘舟返回故乡,品尝那熟悉的吴地莼菜,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家族传统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家族荣耀的传承、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文化与自然的深刻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
空堂耿耿不成寐,起坐拔剑歌慨慷。
罢金樽,还独酌,试一停杯问寥廓。
此身此世竟如何,摇摇惊燕巢风幕。
伊昔我生适太平,岂信中原有甲兵。
扬鞭走马长安市,美人如玉酒如渑。
可惜太平留不住,一旦风尘沓回互。
谁知年少乐游场,翻作敌人争战处。
烽火照天光夺日,杀气腾空暗如雾。
皇家骨肉几千人,尽逐銮舆沙漠去。
回头宫阙成一空,惟有山河在如故。
咄咄奸谀何误国,二十年来启边隙。
边隙已成犹自如,忍使吾民罹此极。
哀哉吾民亦何辜,父子连年死锋镝。
兴言及此心胆寒,空对秋风泪横臆。
泪横臆,宇宙回旋云失色。
我闻古亦有乱离,人道乱离今过昔。
一人厌奔走,四海念休息。
如何廊庙土木人,安坐恬然有肉食。
我今愿得上方斩马剑,尽取凶徒肆诛殛。
却总堂堂百万师,净扫边尘空塞北。
莫言草芥无奇策,愿蒙天子一前席。
《续潘仲严秋夜叹》【宋·吴芾】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空堂耿耿不成寐,起坐拔剑歌慨慷。罢金樽,还独酌,试一停杯问寥廓。此身此世竟如何,摇摇惊燕巢风幕。伊昔我生适太平,岂信中原有甲兵。扬鞭走马长安市,美人如玉酒如渑。可惜太平留不住,一旦风尘沓回互。谁知年少乐游场,翻作敌人争战处。烽火照天光夺日,杀气腾空暗如雾。皇家骨肉几千人,尽逐銮舆沙漠去。回头宫阙成一空,惟有山河在如故。咄咄奸谀何误国,二十年来启边隙。边隙已成犹自如,忍使吾民罹此极。哀哉吾民亦何辜,父子连年死锋镝。兴言及此心胆寒,空对秋风泪横臆。泪横臆,宇宙回旋云失色。我闻古亦有乱离,人道乱离今过昔。一人厌奔走,四海念休息。如何廊庙土木人,安坐恬然有肉食。我今愿得上方斩马剑,尽取凶徒肆诛殛。却总堂堂百万师,净扫边尘空塞北。莫言草芥无奇策,愿蒙天子一前席。
https://shici.929r.com/shici/sAlagaQEr.html
之子久言别,今秋忽此来。
访我湖山上,连月相追陪。
和诗动盈轴,举酒必尽罍。
使我增眼明,顿觉忘衰颓。
方将走山谷,乘兴共寻梅。
一笑坐花下,覆此黄金杯。
俄然告我去,遮路挽不回。
匆匆陈祖席,再豁怀抱开。
自古论治道,常患无人才。
如子虽寒素,万口称贤哉。
时运偶未至,半在困尘埃。
从今脱选调,宁复嗟淹回。
会见日千里,腾跃如龙媒。
愿言更努力,圣主方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