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香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香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梅与月光交织的幽静图景。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它在严寒中的孤傲与美丽,以及它与其他植物不同的品格和香气。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一句,以清晨的明亮为背景,将读者的视线引入庭院之中,那里有一枝寒梅正对着渐渐消逝的月光。这种场景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接下来的"吴溪庾岭, 一枝偷把阳和泄"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特定的地域——吴溪庾岭间独自吸收着阳光与温暖。这里的"偷把"二字,传达了一种悄然之感,彷彿是梅花私下里享受着这份孤独的美好。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香殊常别"一句,强调了寒梅的纯洁与高雅,它不经人工雕琢,自有其超凡脱俗的一种气质和清新的香味。
而后半首则转向对话语式的表达,"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中,诗人以轻微的哀怨之情,指出北方的人们不懂得珍惜这份南国之美,将其误认为是腊梅或早熟的杏花。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误解的无奈。
紧接着"奇绝。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一句,以一种赞叹的语气,再次强调了这份美丽的独特与它所处环境的和谐统一。"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以及对于邻近的人们急于采摘梅花的遗憾。
最后两句"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中,诗人在黄昏时分立于马上,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念与不舍。而马融的一声羌笛,更是引发了一连串的回忆,如同纷纷扬扬的雪花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既孤傲又多情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