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子承家志未酬,无辜遽作楚人囚。
莱衣漫有思乡泪,羌笛真成出塞愁。
白发临风悲远道,绿蓑耕雨忆荒丘。
放农销甲知何日,更倚柴门望不休。
弱子承家志未酬,无辜遽作楚人囚。
莱衣漫有思乡泪,羌笛真成出塞愁。
白发临风悲远道,绿蓑耕雨忆荒丘。
放农销甲知何日,更倚柴门望不休。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自述》,通过个人经历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弱子承家志未酬”表达了主人公作为家中继承者,未能实现先辈遗志的无奈和遗憾。第二句“无辜遽作楚人囚”描绘了自己无辜受困,如同楚囚般身陷囹圄的境遇,流露出无辜被囚的苦楚。
接下来,“莱衣漫有思乡泪”中的“莱衣”借指平民百姓的服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泪水涟涟,显示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羌笛真成出塞愁”则以羌笛声象征离别与哀愁,暗示了出塞的艰辛和心中的哀伤。
“白发临风悲远道”写出了诗人面对风霜,感叹人生路途遥远,满头白发更显其孤独和苍凉。“绿蓑耕雨忆荒丘”则描绘了在风雨中耕作的场景,回忆起过去的田园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故土荒丘的怀念。
最后两句“放农销甲知何日,更倚柴门望不休”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希望能早日结束战乱,回归田园,但诗人仍倚门翘首期盼,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情感深沉而执着。
整首诗以个人遭遇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卓哉众君子,声利了不干。
良时足嘉会,况乃并二难。
春阳载和燠,烟光滴晴峦。
欣睹群卉荣,岂徒适吟观。
圣恩旷无际,民物皆阜安。
衣冠乐清暇,永此一日欢。
夫何晋人禊,增以忧恨端。
古今信逆旅,修短何足叹。
愿言策吾驾,词藻方波澜。
道学丧已久,民心因物迁。
圣贤不复作,病俗何由痊。
勋名竞夸诈,学术纷雕镌。
坎蛙不知海,孰障西流川。
天生魏夫子,力任斯道传。
知周庶物表,心契万古前。
文章周孔学,事业皋夔贤。
从容出处间,名与日月悬。
青山赋归来,白云当窗眠。
相思徒仰止,日夕东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