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脚荒郊外,欹斜憩夕阴。
渐看云影远,久坐草痕深。
红树多遮寺,青山半出林。
与君今日好,搔首共长吟。
放脚荒郊外,欹斜憩夕阴。
渐看云影远,久坐草痕深。
红树多遮寺,青山半出林。
与君今日好,搔首共长吟。
这首清代诗人张光启的《同侯夷门山人村外散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郊野景象。首句“放脚荒郊外”展现了诗人悠然漫步在荒凉郊野的情景,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下来的“欹斜憩夕阴”则描绘了他在夕阳余晖下找寻一处倾斜的地方休息,享受片刻安宁。
“渐看云影远”写出了诗人目光所及,云彩渐渐飘远,增添了空间感和时间感,暗示着心境的开阔。而“久坐草痕深”则通过细致观察,表现出诗人长时间静坐,沉浸在自然之中,连草痕都显得深沉起来。
“红树多遮寺,青山半出林”两句,描绘了远处寺庙被红树环绕,青山若隐若现于树林之间,画面色彩鲜明,富有诗意,展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之美。最后,“与君今日好,搔首共长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美好时光,一同沉醉于诗歌创作的喜悦中,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外景色,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
鼓山闻天下,一见名不空。
自从周职方,闽在王会中。
登山亦几人,兴寄随所逢。
骑君常愒日,迁客多悲风。
剑川发瓯西,万阻与海通。
忽焉得平壤,北山矗其东。
我行未及巅,已见国势雄。
三韩到吴会,不可道里穷。
俯瞰南来帆,沄沄自朝宗。
曩时诸降王,各抚千里封。
相招神衔图,旅献东都宫。
东都今何如,胡马鸣蒿蓬。
一春长雨雾,明日归樊笼。
恣探泉石幽,篝灯道归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