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园林才半树,支筇细认孤山路。
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
冷蕊依稀无处寻,清香髣髴暗中度。
翻思立马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
雪后园林才半树,支筇细认孤山路。
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
冷蕊依稀无处寻,清香髣髴暗中度。
翻思立马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雪后的静谧园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深沉的情感。
"雪后园林才半树,支筇细认孤山路。" 这两句描绘了雪后的园林景色,只剩下了一棵树,诗人细细地辨识着那条通往孤独山顶的小路。这里的“半树”与“孤山路”,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冬日萧瑟的景致,也隐含了诗人的心境,是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写照。
"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通过“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彷彿是大自然也在经历一场严寒与静默。
"冷蕊依稀无处寻,清香髣髗暗中度。" 这两句转向了梅花的描写,“冷蕊”、“清香”,都是对梅花特有气质的描绘,而“依稀无处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但又难以捕捉的东西的追求和向往。
"翻思立马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 最后两句则是对创作过程的反映,“翻思立马”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构思时的心绪纷飞与急切,而“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则体现了诗人在寻找灵感和完成佳作的不易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园林、梅花气息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捕捉的追求与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创作不易和对佳句珍贵的态度,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精致之作。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
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
顿作超三界,浑疑證六通。
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
愿得苦寒枝,与君比颜色。
故乡眇天末,羁旅沧江隅。
委质在忠信,苦心无变渝。
何繇表名义,赠君金辘轳。
何以美知才,投我悬黎珠。
遽为千里别,南风思越绝。
爱君随海鸥,倚棹宿沙月。
不栖恶木上,肯蹈巴蛇穴。
一上萧然峰,拟踪幽人辙。
晨兴独西望,郢水期溯沿。
夜到洞庭月,秋经云梦天。
黎生知吾道,此地不潸然。
欲寄楚人住,学拿渔子船。
奈何北风至,搅我窗中弦。
游子动归思,江蓠亦绵绵。
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
岂乏晨风翼,翻飞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