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宝县西侧津》
《灵宝县西侧津》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

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

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

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0)
翻译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映照着夕阳余晖,晴朗的沙滩上一对对鸳鸯安静地休憩。
柳树的花絮无忧无虑地飘洒,似乎总有空闲时光,蝴蝶则充满情感,总是忙碌不停。
千里迢迢外出做官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年的美丽景色都只能在他乡观赏。
我高声唱完一曲后扬鞭离去,整日里没有谁认识我是像楚狂接舆那样狂放不羁的人。
注释
碧溪:清澈的小溪。
潋潋:水波闪烁的样子。
流:流动。
残阳:夕阳,落日的余晖。
晴沙:晴朗天气下的沙滩。
两两:一对对。
眠:休息,这里指鸳鸯在休息。
柳花:柳树的花絮。
无赖:这里指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苦多暇:似乎总有太多的空闲时间。
蛱蝶:蝴蝶的一种。
有情:充满情感,此处拟人化表达。
长自忙:总是显得很忙碌。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宦游:外出做官。
成底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每年:每一年。
风景:景色。
他乡:非故乡的地方。
高歌:大声唱歌。
一曲:一首歌曲。
垂鞭:扬鞭,准备骑马离去的动作。
去:离开。
尽日:整天,一整天。
无人:没有人。
识:认识。
楚狂:指楚狂接舆,古代的狂士,这里比喻自己狂放不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生活态度。开篇“碧溪潋潋流残阳”,溪水清澈,太阳将落,给人以温馨而宁静的感觉。“晴沙两两眠鸳鸯”则是对岸边鸳鸯栖息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静。

接着“柳花无赖苦多暇”,诗人借柳絮轻飘,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无常。紧接着“蛱蝶有情长自忙”则通过蛱蝶不懈怠的忙碌,反映出生命力与生机。

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中得以展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离家在外做官的感受,以及每到一处都会遇见新的风景,感受到的是异乡的孤独和漂泊之情。

最后,“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则是诗人在离开一个地方时所表现出的豪放与洒脱。这里“高歌一曲”表明了诗人的豁达与自信,而“垂鞭去”则透露出一种潇洒和不羁的态度。“尽日无人识楚狂”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宣泄,虽身在异乡,但精神世界依旧自由且不为人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流年所持有的感悟,以及对于自由与自我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法轮齐禅师开轩于薝卜丛名曰薝卜二首·其二

响石岣嵝峰下寺,小轩开处近山房。

苾刍来问宗风事,薝卜为薰知见香。

聊复淡然成独坐,从教此语遍诸方。

钝根不识金轮转,摘叶寻枝谩嗅芳。

(0)

访友人二首·其二

日暮荒城倚瘦藤,江南春思倍添增。

那知淮水黄尘路,忽见庐山绿发僧。

乞食久辞烟际寺,连床今对夜深灯。

明年我亦寻君去,同陟天池最上层。

(0)

送莹上人游衡岳

紫盖峰头楼阁生,朱灵洞口水云晴。

盘空路作惊蛇去,落日人如冻蚁行。

重郭老师今健否,藏年珍木但闻名。

定应自扫岩边石,时发披云啸月声。

(0)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其三

地生金色光,女作师子吼。

此轩初不然,风日穿窗牖。

莫作两头看,空花竟何有。

(0)

颖皋楚山堂秋景两图绝妙二首·其一

一鸥低飞落平湖,一鸥惊顾行烱如。

红衣脱尽莲蓬绿,翠盖凋残荷柄枯。

更有数蓬癯已老,无人折之欲倾倒。

陌上残红空自好,为谁点缀湖边草。

(0)

次韵谒子美祠堂

心许房次律,神交郭元振。

人品如奇峰,横秋耸孤峻。

笔阵工斫伐,忠义见词刃。

仕如上濑船,饶力挽不荩。

酒狂誇严武,登高叫虞舜。

大爱淮南王,甘作天厨摈。

死犹遭谤诬,谓坐酒肉馑。

荒祠丛筱间,下瞰湘流浚。

夫子縳富贵,高韵洗骄吝。

诗清如玉佩,中节含温润。

并辔揖此老,让驱不肯进。

嗟予固瞠若,却立那敢瞬。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