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莹上人游衡岳》
《送莹上人游衡岳》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紫盖峰头楼阁生,朱灵洞口水云晴。

盘空路作惊蛇去,落日人如冻蚁行。

重郭老师今健否,藏年珍木但闻名。

定应自扫岩边石,时发披云啸月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衡岳山中壮丽的自然景观与隐逸之士的生活情态,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超脱的意味。

首联“紫盖峰头楼阁生,朱灵洞口水云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紫盖峰的雄伟与朱灵洞口的清幽,水云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生动,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颔联“盘空路作惊蛇去,落日人如冻蚁行”,通过对比,将登山之路的险峻与行人的渺小形象地展现出来,惊蛇与冻蚁的比喻,既生动又富有哲理,暗示人生的艰难与渺小。

颈联“重郭老师今健否,藏年珍木但闻名”,转而思考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询问老友是否安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老友的关怀。

尾联“定应自扫岩边石,时发披云啸月声”,想象老友独自在山中生活的情景,他或许会在岩石边清扫,偶尔发出穿透云层的啸月之声,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隐士的孤独,也透露出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衡岳山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想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钱张平甫折海棠赠之

天公作晚晴,得得送行客。
海棠新过雨,染就胭脂色。
醉脸娇未匀,啼妆红欲滴。
劝君白玉卮,一醉不足惜。
我生酷爱花,为君须小摘。
后夜月满船,持此伴幽寂。

(0)

胡端约挽诗

一代风流尽,如公能几人。
病来犹笔健,老去更诗新。
握手言无间,伤心迹已陈。
墨君时一玩,感慨泪沾巾。

(0)

同张叔囦顾致尧游金山受之惮于涉险爽约不

我昔游天都,策足蓬莱山。
风日不到处,意谓非人寰。
一涉势利涂,未免尘埃间。
了知此身累,痛自镌冥顽。
浩然动归志,暂得浮心閒。
金焦胜绝地,自古名东南。
两峰郁相望,宛若双云鬟。
我欲事幽讨,不惮涉险艰。
同行二三子,壮气不可干。
欣然从我游,竟日劳跻攀。
江神亦可人,为我风少悭。
要知仗忠信,可以行百蛮。
阿连有童心,平生怯波澜。
欲去足先涩,未语胆已寒。
谓有性命忧,力勉终辞难。
我行自不恶,尽得奇绝观。
匆匆理回棹,此兴殊未阑。
阿连惊我归,喜气形眉端。
殷勤为我贺,不意能生还。
索酒共一醉,相对俱欢颜。

(0)

淳熙戊戌将命广东侍亲携孥十一月至安仁留

忆昨南游日,今余二十年。
扶舆潘母健,举案孟光贤。
远宦徒劳耳,重来倍怆然。
若非吾小阮,只影更谁怜。

(0)

十月十六日发南昌下半月过建康便风顺流日

钟陵一水下金陵,轻舸何劳半月程。
千里快风冲雪浪,一天寒日弄霜晴。
天公有意如相念,川后安流自不惊。
料得还家时节近,买羊沽酒互逢迎。

(0)

鹧鸪天·庾岭移来傍桂丛

庾岭移来傍桂业。
绕花安敢望凌风。
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
冰照座,玉横空。
雪花零落暗香中。
有人醉倚阑干畔,付与江南老画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