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初成三月时,机中少妇悲别离。
欲裁白苧作郎衣,想像郎身宜不宜。
尺上尺下心转苦,抱向姑前问裁处。
姑云笥里有旧裳,好将刀尺寻规矩。
引针解线结不开,添得愁心乱如缕。
默默灯前理素纱,起头忽见灯结花。
拟是郎归喜不定,翻针刺手指头麻。
颠来倒去缝不成,邻家戛戛鸡争鸣。
平明开门得郎信,郎在交河万里城。
白苧初成三月时,机中少妇悲别离。
欲裁白苧作郎衣,想像郎身宜不宜。
尺上尺下心转苦,抱向姑前问裁处。
姑云笥里有旧裳,好将刀尺寻规矩。
引针解线结不开,添得愁心乱如缕。
默默灯前理素纱,起头忽见灯结花。
拟是郎归喜不定,翻针刺手指头麻。
颠来倒去缝不成,邻家戛戛鸡争鸣。
平明开门得郎信,郎在交河万里城。
这首明代邱云霄的《白苧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为远方的爱人缝制衣物的情景,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诗中,女子在三月春日,看着新织好的白苧布,因即将与爱人分别而感到悲伤。她用心裁剪,想象着郎君穿上新衣的模样,但裁剪过程中尺幅上的尺寸变化让她内心更加痛苦,不断询问姑母如何裁剪。
姑母建议她寻找旧衣作为参照,并提醒她要遵循规矩。然而,女子在尝试缝纫时,针线纠结,无法解开,这让她愁绪纷乱,连手指都因紧张而麻木。她在昏黄的灯光下默默工作,不料发现灯芯结出了花,误以为是郎君归来的预兆,反而更加忐忑,以至于针扎手指,缝纫不得不停顿。
夜深人静,鸡鸣声起,女子仍未完成衣物,期待的信件却在黎明时分带来远方郎君的消息,他在万里之外的交河戍守。这首诗通过女子的日常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闺中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琐碎艰辛,情感真挚动人。
栗棘蓬边父老家,不知来历便横斜。
思量却是无心种,逢著春风偶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