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
《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手掇三元李,因风到上方。

食桃情未洽,掷果意何长。

欲下陈蕃榻,频倾孺子觞。

练书如不倦,方入少年场。

(0)
鉴赏

这首诗以“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为题,作者是明代的张嗣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手掇三元李,因风到上方”,以“三元李”象征珍贵的友情,通过“因风”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表达了友情的不期而至,如同清风般轻盈、自由。接着,“到上方”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殿堂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同追求学问的志趣。

“食桃情未洽,掷果意何长”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间以食物相赠的习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食桃未尽兴,掷果之意犹在,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持久。

“欲下陈蕃榻,频倾孺子觞”引用了东汉名士陈蕃的故事,陈蕃以礼待客,不设床榻,待客至时才临时铺设。此处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友人深入交流、共话人生的愿望。同时,“孺子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愿意与友人共享欢愉。

“练书如不倦,方入少年场”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通过“练书”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努力的态度。最后,“方入少年场”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暗含着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成长、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冬山即事·其二

元绡垂幕黛烟流,略挂西峰玉一钩。

萧散云还沈碧海,清空人欲访琼楼。

匀匀广野疏星度,恻恻寒心片影浮。

取次閒愁栖泊尽,更谁笙鹤梦丹邱。

(0)

侄敏五十·其二

吾方授室尔悬弧,一幅当年燕喜图。

脉脉回头成梦鹿,悠悠屈指数金乌。

黄云初捲收香粒,赪枣重蒸酿软酥。

幸有老夫霜鬓在,东皋遥劝倒村酤。

(0)

秋日杂咏六首·其五

曲沼依樾径,乌藤试往回。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

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

(0)

同须竹送芋岩归窆竟心艇溯湘转郡城有作二首·其二

断云影里溯湘隈,回首荒阡半亩才。

纵使君还生几岁,可容春去有重来。

寒灰堕地皆千载,老病逢人但一哀。

不是躬园相识久,孤山错拟万株梅。

(0)

二中园纪事为懿庵作·其一

入阁几重重,双开曲径通。

穿风分柳径,随藓度兰风。

鱼服双绯盛,花阶九锡崇。

居然成绿野,何必蔡州功。

(0)

拟古诗十九首·其十七

白月流素天,微霜满空际。

开轩极远目,清霄何迢递。

仲秋元鸟归,季秋阳雁至。

染丝弄机杼,纵横成锦字。

上有永别离,下有金石誓。

不知将寄谁,绸缪结封识。

经年藏宝箧,置之不忍视。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