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沼依樾径,乌藤试往回。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
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
曲沼依樾径,乌藤试往回。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
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的《秋日杂咏六首(其五)》中的一首,描绘了秋季园林中的景致。诗人以曲沼、樾径、乌藤、黄花、文石、藕叶、榴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日画面。
"曲沼依樾径",写的是弯曲的小池塘傍依着林荫小路,展现了园林的布局和自然之美。"乌藤试往回",则暗示着诗人漫步其中,乌藤的藤蔓缠绕,增添了路径的趣味性。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运用比喻,将黄花比作钗股状的荇菜,文石上的青苔则如锦钱般斑斓,形象地描绘了水边植物的色彩和纹理。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挺拔与石榴的娇艳,"孤翠"形容荷叶的清新,"半腮"则写出石榴成熟时微露的果肉,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希望时光能停留,不要让早霜过早地摧残这些美好的秋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园林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情呵护。
早春并命拜南宫,日日承宣在掖东。
奏对总称人似玉,追趋偏感鬓如翁。
考文虎观瑶编合,赐馔龙庭绮席同。
共沐恩波向三月,敢将衰朽附群公。
旷子南园清夜游,忆曾放棹过中洲。
花间吹笛啼青凤,竹底烧灯走翠虬。
一月醉来浑不醒,十年老去谩多忧。
庭前想见青青树,依旧梅花满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