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咏六首·其五》
《秋日杂咏六首·其五》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曲沼依樾径,乌藤试往回。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

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的《秋日杂咏六首(其五)》中的一首,描绘了秋季园林中的景致。诗人以曲沼、樾径、乌藤、黄花、文石、藕叶、榴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日画面。

"曲沼依樾径",写的是弯曲的小池塘傍依着林荫小路,展现了园林的布局和自然之美。"乌藤试往回",则暗示着诗人漫步其中,乌藤的藤蔓缠绕,增添了路径的趣味性。

"黄花钗股荇,文石锦钱苔",运用比喻,将黄花比作钗股状的荇菜,文石上的青苔则如锦钱般斑斓,形象地描绘了水边植物的色彩和纹理。

"藕叶擎孤翠,榴珠启半腮",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挺拔与石榴的娇艳,"孤翠"形容荷叶的清新,"半腮"则写出石榴成熟时微露的果肉,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天情物未损,莫遣早霜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希望时光能停留,不要让早霜过早地摧残这些美好的秋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日园林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情呵护。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题弹琴图

拂石青山下,抱琴弹白云。

曲中有流水,尘世不曾闻。

(0)

公文契尚书由参政山西入拜礼部而予以侍郎起于家同日拜命赴南宫今承恩致仕又适同日公文有别业在溧阳予将南还泰和于别也不能以无词焉因赋二律诗为赠·其一

早春并命拜南宫,日日承宣在掖东。

奏对总称人似玉,追趋偏感鬓如翁。

考文虎观瑶编合,赐馔龙庭绮席同。

共沐恩波向三月,敢将衰朽附群公。

(0)

有怀王太守子启时为崇庆府往时子启自广西赴京与予相见未几予赴官北平尝约叙别以病阻未至

旷子南园清夜游,忆曾放棹过中洲。

花间吹笛啼青凤,竹底烧灯走翠虬。

一月醉来浑不醒,十年老去谩多忧。

庭前想见青青树,依旧梅花满上头。

(0)

庭下

庭下无尘净绿莎,朱帘疏荡晚阴过。

雨鸣杨叶听逾近,风落槐花扫更多。

古鼎香分云窈窕,碧盘冰进玉嵯峨。

边城秋早文书静,喜报兵屯足黍禾。

(0)

读辛好礼闽中诗感赋一首

当年骑马入闽山,一路题诗记客关。

谁遣精魂留海上,空遗咳唾落人间。

兵戈何计牵微禄,瘴疠徒闻困旅颜。

风雨小窗孤烛夜,为君掩卷泪潸潸。

(0)

和答汤子敏山中寄示

青杉锦树连东村,怪禽野狐嘷北原。

客居岑寂且自遣,人生艰难安可论。

偶寻柿叶写诗句,更折梅花开酒尊。

坐想好怀浑不寐,萧萧霜月上柴门。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