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榴花似火,看看又见,麦秋时候。
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
翠沼风漪未定,看叶底、明珠圆溜。
苔径黝,虾须挂处,有人消瘦。
缅想那日欢娱,是鸿雁来初,芙蓉开后。
蔓草青芜,但觉暗愁依旧。
欲把相思寄与,雾烟惨、不堪回首。
凝望久,寒鸦自啼疏柳。
海榴花似火,看看又见,麦秋时候。
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
翠沼风漪未定,看叶底、明珠圆溜。
苔径黝,虾须挂处,有人消瘦。
缅想那日欢娱,是鸿雁来初,芙蓉开后。
蔓草青芜,但觉暗愁依旧。
欲把相思寄与,雾烟惨、不堪回首。
凝望久,寒鸦自啼疏柳。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玉漏迟·初夏》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以海榴(石榴)和鸣蝉为引子,展现了生机盎然中蕴含的淡淡离愁。"海榴花似火"形象地比喻了石榴花开得如火般热烈,"麦秋时候"点明了季节转换,暗示丰收在即。
"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通过蝉鸣声的断续,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氛围,如同金质的乐章在庭院中回荡。"翠沼风漪未定,看叶底、明珠圆溜"描绘了池塘水面微风吹过,荷叶下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明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苔径黝,虾须挂处,有人消瘦"借景抒情,小径上的青苔和虾须,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有人消瘦"则直接表达了情感的深沉。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缅想那日欢娱,是鸿雁来初,芙蓉开后",用鸿雁传书和芙蓉盛开象征美好的回忆。
然而,如今只剩下"蔓草青芜,但觉暗愁依旧",昔日的欢乐已成过往,只有满眼的青草和内心的愁绪。"欲把相思寄与,雾烟惨、不堪回首"表达了无法传递相思之情的无奈,只能在凄迷的雾气中独自承受。最后,"凝望久,寒鸦自啼疏柳"以寒鸦的叫声衬托出诗人长久的凝视和无尽的哀思,画面凄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景色,巧妙地融入了怀旧与相思的情感,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深情与感慨。
端门峙前朝,峨峨侵云端。
班趋切瞻向,可望不可攀。
首夏当扫除,白日开重关。
我来候纶音,咫尺迩天颜。
言从荐绅徒,登跻纵奇观。
崇墉一以陟,窈窕循朱栏。
举手摩青霄,此身若飞翰。
左窥閟宫严,右览皇社宽。
圜丘屹南郊,城阙连西山。
俯瞰十二衢,车马填阓阛。
吁嗟皇居壮,亿载磐石安。
愿言崇令德,念哉帝业艰。
蜉蝣不知夕,蟪蛄不知春。
醯鸡局瓮天,斥鴳骄溟鲲。
鹪鹩翳林枝,四顾无凤麟。
鲁人薄东家,邺人厌西门。
云士难方朔,公孙睨辕君。
租徕山上松,风霜化为薪。
执戟久不调,巧宦嗟何人。
世路方崄巇,量已贵识真。
楩梓栋梁材,奚用荆与榛。
蛟龙变化时,焉知蛭与螾。
扬蛾非少年,戢羽全其身。
翩翩鲁连子,海鸥谁可驯。
日居月诸,瞬息异咎。晦明互催,岁其去矣。
彼姝者子,淑培自今。亹亹是式,式昭德音。
迅迈斯获,匪耽艳慱。本体载晰,惟用有觉。
理罔内外,触处斯融。譬彼百川,混合同功。
至人调息,颐神自便。圣人戒逸,没齿韦编。
末流舛驰,我将焉如。弗懈厥事,宁乃攸居。
昔丱而髦,忽峨以弁。垂白无闻,陨涕如霰。
参唯渊卓,孰其端倪。君子翼翼,亦遐尔思。
维山有崔,或跻其颠。维水有泚,或浚其源。
缅兹坦途,曷云其止。毅以致弘,死而后已。
行路难,行路难,青山高高路盘盘。
石牙如锥插道左,旁有棘剌兼黄菅。
雨深泥滑马蹄寒,虽尽日力嗟媻跚。
莫教跬步少不稳,齑粉立见须臾间。
行路难,行路难,上无援引无飞翰。
畏途涉历志颇励,指不敢咋心敢酸。
平生履坦笑无分,隘道负重恒跻攀。
止吾止也以义制,进吾往也人何干。
行路难,行路难,鹧鸪啼处云漫漫。
日已过午将投山,纤离欲困仆欲瘝。
驭风之速已无术,穷途之哭吾羞颜。
谁贻此阻天投艰,遁之九五占不刊。
行路之难吾敢叹,行路之难吾敢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