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蛙》
《闻蛙》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科斗忽安在,蛙声豪有馀。

虽成两部乐,恨失一编书。

忿怒缘何事,号呼可奈渠。

厨人不遐弃,犹得伴溪鱼。

(0)
注释
科斗:古代的一种甲壳动物,形状像蝌蚪。
蛙声:青蛙的叫声。
豪:充沛,充足。
恨:遗憾。
一编书:一本完整的书。
忿怒:愤怒。
号呼:大声呼叫。
奈渠:对付他们,这里指那些发出声音的蛙类。
厨人:厨师。
遐弃:轻易放弃。
溪鱼:溪边的鱼。
翻译
科斗虫忽然在哪里,蛙鸣声显得格外充足。
虽然它们形成了两种和谐的声音,但遗憾的是失去了一本书籍。
愤怒是因为什么事情呢?他们的叫喊又能怎么办呢?
厨师们并没有轻易放弃,还能让它们陪伴着溪边的鱼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闻蛙》,通过对蛙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情境或失落物品的感慨。"科斗忽安在"暗示了诗人对某种珍贵事物突然消失的惊讶和怀念,可能是对一部珍贵书籍的失去。"蛙声豪有馀"则描绘了蛙鸣的热闹与生机,与书的缺失形成对比。

"虽成两部乐,恨失一编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虽然自然界的声音(蛙声)依然丰富,但失去的书籍带来的乐趣却无法替代。"忿怒缘何事,号呼可奈渠"可能暗指对失去书籍的无奈和对原因的不解,诗人对这种失落感到愤怒却又无能为力。

最后两句"厨人不遐弃,犹得伴溪鱼"则以幽默的方式收尾,说尽管失去了书,但至少厨子不会因此而抛弃自己,还能与溪边的鱼儿作伴,流露出一种自我安慰和淡然处之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蛙声与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

八面当风祇这是,拂袖之谈动天地。

堪爱卖身王老师,不作贱兮不作贵。

(0)

诗一首

托身深秋困泥沙,鼓腹垂颐暴水涯。

天上月轮劳注想,草中咫尺有长蛇。

(0)

从张圣涂乞石

先生筑高隐,趣好清且独。

云龙峰上石,跋草自錾斸。

发窍号阴怪,穷根揽坤腹。

山灵不敢爱,鞭叱满崖谷。

危跻已穿履,大载几折轴。

直欲起岩岩,未容买碌碌。

心营合天造,指化出神速。

突兀傲中巅,凭陵勇双矗。

兽蹲目睥睨,龙攫腰回蹙。

缩脰立幽鸟,擎颅卧孤犊。

鲸鳞老廉利,相角怒撑触。

轩昂鹤引咮,赑屃鳌跂足。

腾空快高思,排峭惊醉目。

伊余朅来游,步百吟周复。

愿从乞其馀,伴我东墙竹。

猿鹤莫相嗔,此客意非俗。

常令月色照,敢使尘土辱。

日待风雨来,起看空绕屋。

(0)

闻杜鹃

落月过山风露清,鸡声未作天欲明。

杜鹃不管人残梦,南枝飞过北枝鸣。

(0)

送春

谁知春事妙无穷,费尽东君多少工。

朝来再绕朱栏看,独有淮阳一朵红。

(0)

三高堂

三贤同一隐,所遇时则异。

不居云水乡,讵泄英雄气。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