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翁惠秋兰》
《溪翁惠秋兰》全文
宋 / 赵汝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不梦灵均久,西风为返魂。

顿忘千载远,但喜一香存。

劲叶牵湘色,疏花洗露痕。

勿嫌盆盎小,能贮雪霜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ēnghuìqiūlán
sòng / zhào

mènglíngjūnjiǔ西fēngwèifǎnhún

dùnwàngqiānzǎiyuǎndànxiāngcún

jìnqiānxiāngshūhuāhén

xiánpénàngxiǎonéngzhùxuěshuānggēn

翻译
不再梦见屈原已久了,秋风带来了他的灵魂回归。
顿时忘却了千年的距离,只因一缕香气尚存。
强劲的枝叶牵引着湘江的色彩,稀疏的花朵洗净了露水的痕迹。
不必嫌弃花盆太小,它能容纳下雪霜中的根系。
注释
灵均:屈原的别名。
西风:秋风。
返魂:指屈原的灵魂归来。
千载:千年。
一香:指屈原的香气或其精神象征。
劲叶:坚韧的叶子。
湘色:湘江的色彩,代指楚地特色。
疏花:稀疏的花朵。
露痕:露水的痕迹。
盆盎:花盆。
雪霜根:经受过雪霜考验的根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绩所作的《溪翁惠秋兰》,通过对秋兰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赠送兰花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不梦灵均久"暗指诗人长久未梦见像屈原那样高洁的人物,而今收到秋兰,仿佛屈原的灵魂归来,带给他精神上的触动。"西风为返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以秋风喻指友人的赠予使诗人的心灵得到洗涤。

"顿忘千载远"表达诗人沉浸在对兰花的欣赏中,忘记了时空的遥远,只剩下对兰花的喜爱。"但喜一香存"则直接抒发了对兰花香气的喜爱,认为其香气足以穿越千年历史,留存至今。

"劲叶牵湘色,疏花洗露痕"通过描绘兰花的叶子坚韧有力,花朵疏朗雅致,以及经露水洗净的痕迹,展现了兰花的清雅和坚韧之美。"湘色"可能指的是湘江之水,寓意兰花的高洁气质。

最后两句"勿嫌盆盎小,能贮雪霜根",诗人劝告对方不必因兰花生长在小小的盆盎中而嫌弃,因为即使环境有限,兰花依然能保持其雪霜般的根系,象征着兰花的品性不受环境影响,傲骨犹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赵汝绩
朝代:宋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 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吴门行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0)

梅四首·其四

天花夜半落溪傍,傍有狞然为取将。

擎爪仰空呈洁白,掀髯倒地觅昏黄。

修鳞月下霜同色,败甲风前雪有香。

欲起补之图影看,生愁飞入水中藏。

(0)

泪二首·其一

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寒梅带雨飘离席,尺素停灯作报章。

湘水乾未终未尽,岂徒万点寄疏篁。

(0)

又赠一绝

粉白朱红翡翠翘,汉宫等级不相饶。

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辞更抱桥。

(0)

菩萨蛮·其四冬

屑琼霏玉堆檐雪。雪檐堆玉霏琼屑。山远对眉攒。

攒眉对远山。拆梅寒映月。月映寒梅拆。

阑倚暂愁宽。宽愁暂倚阑。

(0)

句·其五

海山无瘴八蛮清。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