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对丛条巧栉成,动摇徐步寂无声。
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
偶对丛条巧栉成,动摇徐步寂无声。
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
这首宋代诗人释希坦的《金步摇》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步摇这一古代女性饰品的形象与意境。
首句“偶对丛条巧栉成”,巧妙地将金步摇与自然界的枝条相联系,通过“偶对”二字,暗示了金步摇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巧栉成”三字则强调了金步摇设计的精巧与匠心独运。
次句“动摇徐步寂无声”,进一步展现了金步摇在女子行走时的动态美。这里的“动摇”不仅指金步摇随风轻轻摇曳,更暗喻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和优雅的姿态。“徐步”二字则强调了动作的缓慢与从容,“寂无声”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金步摇在女子的步履间悄然无声地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后两句“仙花不识兴亡事,岂学吴宫响屧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金步摇比作“仙花”,它不关心人间的兴衰更替,也不模仿吴宫中女子的脚步声。这里通过“仙花”的形象,表达了金步摇超脱世俗、独立于尘世之外的高洁品质,同时也暗示了其永恒不变的美丽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金步摇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华丽与内在的深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与赞美。
臣闻圣元水德正色在朔方,物产雄伟马最良。
川原饮龁几万万,不以数计以谷量。
承平云布十二闲,华山百草春风香。
又闻有骏在西极,权奇俶傥钟乾刚。
茂陵千金不能致,直以兵戈劳广利。
当时纪述虽有歌,侈心一启何由制。
吾皇慎德迈前古,不宝远物物自至。
佛郎国在月窟西,八尺真龙入维絷。
七逾大海四阅年,滦京今日才朝天。
不烦剪拂光夺目,正色呈瑞符吾玄。
凤鬐龙臆渴乌首,四蹄玉后䃜其前。
九重喜见远人格,一时便敕良工传。
玉鞭锦鞯黄金勒,瞬息殊恩备华饰。
天成异质难自藏,志在君知不在物。
方今天下有道时,绝尘讵敢称其力。
臣才罢驽亦自知,共服安舆无覂轶。
《应制天马歌》【元·许有壬】臣闻圣元水德正色在朔方,物产雄伟马最良。川原饮龁几万万,不以数计以谷量。承平云布十二闲,华山百草春风香。又闻有骏在西极,权奇俶傥钟乾刚。茂陵千金不能致,直以兵戈劳广利。当时纪述虽有歌,侈心一启何由制。吾皇慎德迈前古,不宝远物物自至。佛郎国在月窟西,八尺真龙入维絷。七逾大海四阅年,滦京今日才朝天。不烦剪拂光夺目,正色呈瑞符吾玄。凤鬐龙臆渴乌首,四蹄玉后䃜其前。九重喜见远人格,一时便敕良工传。玉鞭锦鞯黄金勒,瞬息殊恩备华饰。天成异质难自藏,志在君知不在物。方今天下有道时,绝尘讵敢称其力。臣才罢驽亦自知,共服安舆无覂轶。
https://shici.929r.com/shici/wiUF99Ti.html
忆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里醉轻舟。
三年一别空回首,千里相思更倚楼。
明月不随春物老,碧山长带暮云愁。
天平松竹黄华水,早晚柴车得共游。
思君一日如三载,两寄诗来慰我心。
尘土愈知人世隐,风烟遥见海门深。
贫来笑我常痴坐,乱后怜君更苦吟。
历下亭前春水阔,扁舟何日重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