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泪二首·其一》
《泪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寒梅带雨飘离席,尺素停灯作报章。

湘水乾未终未尽,岂徒万点寄疏篁。

(0)
翻译
琴声在雍门渐渐消散,斜阳映照着牛山半边
楚国湖泽云雾缭绕,视线被千里景色遮挡,蓟门的歌声断续,触动人心
寒夜里带着雨的梅花飘落在宴席上,灯光下书写信件传递心绪
湘江水虽干涸未尽,又岂止是千万点泪珠寄托在稀疏的竹林
注释
雍门:古代地名,指秦国都城咸阳的东门。
浪浪:形容琴声渐弱、消逝。
牛山:古代山名,位于今山东淄博。
楚泽:泛指楚国的湖泊或沼泽。
千里目:极目远望。
蓟门:古代燕国的边境,这里代指北方边关。
九回肠:形容极度悲伤,心情痛苦。
寒梅:冬季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尺素:古代书信的代称,指小幅的白色丝织物。
报章:此处指书信。
湘水:长江支流湘江。
疏篁:稀疏的竹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作品,名为《泪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郁心情和深沉的情感。

"雍门琴罢已浪浪,更上牛山半夕阳。"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牛山,背后是已经结束的琴声,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这种意境展现了诗人的心情如同这琴声一般起伏不定,而“更上”二字则透露出诗人想要超越这种情绪,但又不得不面对日落后的孤独和寂寞。

"楚泽云迷千里目,蓟门歌断九回肠。"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胸中块垒。楚泽之广阔、云雾缭绕,使得视线模糊不清,象征着心中的困惑与迷茫;而“蓟门歌断九回肠”则是说在遥远的蓟门,歌声断断续续,每一次歌声的中断都如同切割了诗人的内心,让人感到痛楚。

"寒梅带雨飘离席,尺素停灯作报章。" 寒冷的梅花在细雨中摇曳,被诗人比喻为孤独与凄清,而“尺素停灯作报章”则是说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以简短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仿佛是在向某种力量报告着自己的心绪。

"湘水乾未终未尽,岂徒万点寄疏篁。" 这两句通过对湘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无限憧憬和对过去无法割舍的情感。湘江如同诗人的情感,波涛而又漫长,似乎永远都在流淌;“岂徒万点寄疏篁”则是说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将心中的无限情感传递出去,不愿意让它们白白消逝。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作者介绍

刘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夏日登车盖亭十绝·其九

溪中曾有戈船士,溪上今无佩犊人。

病守翛然唯坐啸,白鸥红鹤伴闲身。

(0)

香涧

涉溪攀磴兴何长,隔岸人家桃杏香。

便是武陵迷路处,只无鸡酒劝渔郎。

(0)

游白云山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

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

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

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

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

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

道人诵所闻,坐使身世忘。

谁我共出处,闲人澹徊翔。

风铃有妙想,天乐浮图傍。

非徒爱石壁,行将营草堂。

彼哉楚人子,记恨撷幽芳。

(0)

句·其八十七

远屿迎樯出,寒林带岸回。

(0)

十二月奉母上衢州

海上游子归,江上片帆挂。

此行异寻常,侍母得情话。

骨肉五六人,贫困不知惫。

浙水三折波,溯洄波明快。

风雨万山号,芦荻两岸拜。

舟无离别人,目之皆图画。

(0)

答杨世子诗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