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春老误寻芳,只有愁云映夕阳。
今日重来已如此,何须更问海生桑。
香溪春老误寻芳,只有愁云映夕阳。
今日重来已如此,何须更问海生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琪的作品,属于绝句体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重游旧地时的独特情怀。
"香溪春老误寻芳"一句,通过“香溪”这一具体的地点,传递出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哀愁的情绪。“春老”指的是春天即将过去,而“误寻芳”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捕捉、追寻的无奈。
"只有愁云映夕阳"这句,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情感。诗人心中的忧愁如同暮色中飘渺的云朵,映照着渐渐西沉的夕阳,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复杂。
"今日重来已如此"表明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但发现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无疑加深了诗人的感慨。
"何须更问海生桑"这句则是对传统文化中“海上生桑”的典故的一种反思。在这里,诗人通过否定性的提问,表达了即使询问古老的智者也无法解答生命流逝、时光易逝的问题,强调了无常与宿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具体事件的哲理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审美体验。
忆昔束发初,娇倚云锦机。
折花事戏剧,笑诧身上衣。
一从十五时,学向机中织。
丝短愁苦长,梭缓心转急。
永夜兰灯悬洞房,门前梧叶零秋霜。
霜寒手冻丝绪乱,络纬悲啼金井床。
春花更叠黄金缕,花底青鸾蹴烟雾。
东风何日天上来,拟奉瑶池宴歌舞。
十日满匹恒苦迟,一夕停梭生网丝。
持刀沈吟剪秋水,粉泪欲落愁风吹。
远怀素心人,邈在千里道。
何因托交欢,持此永相保。
东邻小姬昔同年,至今盛饰为母怜。
几回月高鸣杼轴,正是他家夜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