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束发初,娇倚云锦机。
折花事戏剧,笑诧身上衣。
一从十五时,学向机中织。
丝短愁苦长,梭缓心转急。
永夜兰灯悬洞房,门前梧叶零秋霜。
霜寒手冻丝绪乱,络纬悲啼金井床。
春花更叠黄金缕,花底青鸾蹴烟雾。
东风何日天上来,拟奉瑶池宴歌舞。
十日满匹恒苦迟,一夕停梭生网丝。
持刀沈吟剪秋水,粉泪欲落愁风吹。
远怀素心人,邈在千里道。
何因托交欢,持此永相保。
东邻小姬昔同年,至今盛饰为母怜。
几回月高鸣杼轴,正是他家夜弹曲。
忆昔束发初,娇倚云锦机。
折花事戏剧,笑诧身上衣。
一从十五时,学向机中织。
丝短愁苦长,梭缓心转急。
永夜兰灯悬洞房,门前梧叶零秋霜。
霜寒手冻丝绪乱,络纬悲啼金井床。
春花更叠黄金缕,花底青鸾蹴烟雾。
东风何日天上来,拟奉瑶池宴歌舞。
十日满匹恒苦迟,一夕停梭生网丝。
持刀沈吟剪秋水,粉泪欲落愁风吹。
远怀素心人,邈在千里道。
何因托交欢,持此永相保。
东邻小姬昔同年,至今盛饰为母怜。
几回月高鸣杼轴,正是他家夜弹曲。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织女吟赠黄进贤》描绘了一位女子从少女时期到成年后的织布生涯。诗的开头回忆了她束发初年,倚靠华丽的云锦机,生活充满欢乐与戏谑。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十五岁后她专心学习纺织,丝线虽短却愁绪绵长,梭子缓慢而内心焦急。
诗中通过“永夜兰灯”、“门前梧叶”等意象,渲染出织女在寒冷夜晚辛勤劳作的场景,手冻丝乱,络纬悲鸣,表达了她的辛劳和孤独。接着,诗人借织女之口,期盼春花烂漫时能有东风将她的织品送往瑶池,参加仙界的盛宴,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实际工作中织女却常感进度缓慢,停梭生网,甚至在剪裁时洒下泪水,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她怀念远方的知己,希望能与之共度困苦,保持长久的友谊。最后,诗人以邻居小姬为例,她已为人母,但仍被家人怜爱,织女借此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织女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急急蛩音,似箭暗催,人物烟草茫茫。
塞鸿悲秋晚,败叶飘黄。
万里关山牢落,一天风雨凄凉。
这萧闲活计,向谁分诉,表我衷肠。
霜零露冷,菊瘦梧凋,又近重阳。
信道壶中光景,云水家乡。
金殿玉楼庭院,锦溪花坞池塘。
世间虚幻,薄名浮利,都寄黄粱。
堪嗟肉傀儡,尘世争奇怪。
昼夜火院煎苦,沉埋花酒丛中,孽重终难改。
贩骨何时彻,头面翻腾,昧了灵源真宰。
独我而今乐自在。
放逸游寰海。
逍遥天地间、笑开怀,一味清闲,万里金难买。
九转功夫足,步月携云,稳赴金莲仙会。
休休我省也,弃世俗、洞庭深处。
好行步。
大药烧成,宝珠收得曲按无弦,音胜宫羽。
洪杨道德,风范钟吕,许由巢父。
向逍遥彼岸,寻个水云侣。
谁能继圣徒,智若愚,六情断灭,九玄通悟。
妙粹冲虚,炳焕灵明,物物般般,无疑无虑。
一真莹彻,功行满足,顿超尘所。
便归来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