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
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
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
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
接淅重趼四十年,眼空历历好山川。
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
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
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
这首明代虞堪的诗《送杨方外法师之上清山觐乃师祝洞天真人》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法师踏上寻师之旅的深深祝愿。首句“接淅重趼四十年”,描绘了杨法师长久以来的艰辛修行,暗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次句“眼空历历好山川”则写出法师眼界开阔,对山水景色有着深刻领悟。
“来龙起伏成形似,大块浑沦岂变迁”运用比喻,将山路比作龙形起伏,暗示旅程中的自然景观变化多端,同时也隐含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法师的内心却如天地般不变。接下来,“路绕脚跟千里健,澜翻舌底九河悬”进一步赞美法师的坚定与智慧,如同行走千里仍健步如飞,口才滔滔如江河翻涌。
最后两句“把诗长啸出门去,又踏春风何处船”以豪迈的气概收尾,杨法师带着诗人的祝福,吟啸着离开,踏着春风,不知将乘舟驶向何方,给人留下无限遐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表达了对法师的敬仰,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
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
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
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
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
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
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
吟堪期谢朓,醉好命嵇康。
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
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桂宫明月夜,兰殿起秋风。
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倏来疑有处,旋去已成空。
睿作钧天响,魂飞在梦中。